正文

盲点引诱:乐观的偏见(3)

云端经济学 作者:吴建雄


正如美国杰出的企业家、作家和演说家奥格·曼狄诺所说的:“我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为朋友;我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我要常想理由赞美别人,绝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想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想要赞美人时,高声表达。”赞美对方是友善对话的基础,也是诱导对方乐观本能的第一步。

而在具体谈判过程中,我们不妨在满足对手“乐观”本能的基础上,通过暗示式的提问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的答案暗示给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给予配合。

行为心理学专家指出,谈判中要明白“先声夺人”——第一个发言提问者往往胜算更大,毕竟很多人在你提出问题时脑海里并没有答案。

曾经有一个实验,让180个人看一部5分钟的MV。看完MV后,专家分成三组进行测试:

第一组:专家问:“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孩子,对吗?”60个人里有37个人认为是的,另外23个人认为不是。接着,专家又问:“画面上的气球一共出现了4次,对吗?”31个人认为是,29个人认为不是。专家问最后一个问题:“画面最后是一个孩子的笑脸,对吗?”其中41个人认为是,19个人认为不是。

第二组:专家问:“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子,她的衣服是红色还是蓝色?”60个人里有45个人认为是蓝色,5个人认为是红色。专家接着问:“画面上的气球一共出现了4次还是3次?”26个人认为是4次,34个人认为是3次。最后一个问题:“画面最后出现的是孩子的笑脸,还是男人的鼻子?”结果57个人认为是男人的鼻子,3个人认为是孩子的笑脸。

第三组:专家问:“你一定是个擅长观察的人,所以画面上的女孩子穿的是红色裙子。”其中45个人认为是。专家接着问:“让人欣慰,在你们其中一部分人的确是很仔细地看了MV,那么,画面上的气球一共出现了4次,对吗?”接下来,有41个人认为是。最后一个问题,专家说:“很好,你们中已经有人两题答对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画面是以孩子的笑容结尾的?”结果42个人认为是。

真正的答案是:蓝色、3次、男人的鼻子。

(表格)

在列表中,可以发现,第一组调研对象错误率都在50%以上,绝大半数人在面对问题时没有答案,一般的人很容易受提问的内容影响。这里就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叙述同一样事情时,说话者描述方式不同会影响听众的认知。例如,如果我说,我认为世界上95%的人是非常值得我们信任的。你会认为我其实是信任你的,因为你把自己往95%的人中归类。而如果我说,我始终认为世界上有5%是根本不值得信任的。你则会觉得我根本不信任你。可见内容导向很容易诱惑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