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第二组调研结果中,我们会发现,一旦你给调查者多样选择时,对方往往会更理性地思考,让他们自己选择,这样,错误率大大降低。而在个别需要记忆的问题里,错误率上升,但还是有一定的正确率。
在最后一组调研对象中,三个问题都有鼓动“乐观基因”让访谈者内心自我膨胀的语境,错误率因为对象“自我感觉良好”而大大提升。而且,虽然是三个不同的问题,但错误的概率都保持在一定的区间68%~70%,而其实如果理性思考,错误的平均概率应该在50%左右,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乐观的偏见”强化了错误出现的概率,使得错误具有连续性。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的乐观天性进行“反问式诱导”了。
所谓“反问式诱导”,就是:不是直接对这个言论行为本身发问,而是对言论行为的前提提问。提问的结果使得对方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达到否定该言论行为的目的。更详细的解释就是:它不是直接陈述一件事或直接说出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对对方的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诱导受话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受话人自己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
例如:“难道你不认为我已经给你最优惠的价格了?”和“对于一贯精打细算的你,恐怕你已经看出我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了吧?难道你真的没有发现?”后者区别于前者,不直接说结果,而是诱惑对方去认可结果。当然,“反问式诱导”还可以通过连续发问的形式让对方按照你的逻辑思维去判断。例如:
1.“很明显,你那么聪明,一眼就知道我给你的价钱是最优惠的吧?”
2.“好像不是?难道你见过有比这个价格更低的吗?”
3.“那谁拿到了最优惠的价格?我和他很熟吗?有比你更熟吗?”
4.“为什么?你的情况和他一样吗?”
5.“所以,根据你现在的情况,我给你的价格是最优惠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方对抛出一连串问题的本质在于构造一套“认可的逻辑”。在想得到对方认可前,不妨想想,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怎么想?
一切成功,都来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让自己冷静下来,看到自己乐观背后的盲点,让自己更智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