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一次次遭到毁灭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万年以前。然而,我们在国内很难看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古建筑,可这在欧洲国家比比皆是。除了中国的建筑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不易保留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毁于一场大火,并且大多是被辛辛苦苦建筑它的农民兄弟们起义时放火烧掉的。
反复的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型的混战,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也使得每个朝代的早期均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复上次农民起义造成的创伤。过了几十年、几百年,新的社会矛盾又引发了下一次农民起义,把国家的许多文明成果又砸个稀巴烂,然后又进入下一个修复—发展—破坏的循环。这种循环性浩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后果是:中国的文化成果很难得到积累,后代人也很难利用前代人的文明成果,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更新,中华文明不能沿着健康理性的轨道前进,难以取得实质性的巨大进步。就像一位西方哲人所说的那样:“亚细亚文明总是在废墟上重组,然后又在下一次战乱中变成新的废墟,胜利者又在废墟上组建新的文明,新的文明只是被摧毁文明的简单重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加之他们普遍存有“仇富心理”,从而头脑里没有任何信仰和国家、民族的概念,甚至善恶观念也相对模糊。他们所过之处,常常杀富济贫、抢掠无度,拿不走的就砸烂,砸不烂的就火烧。项羽火烧阿房宫,确是有案可查的重大历史事件。
黄巢极端的复仇心理促使他在战争中对社会不加选择地实施了破坏政策。公元883年4月,他率10余万人与朝廷借来的1万多沙陀兵激战,结果黄巢一战即溃,弃城逃跑。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长安这座周、秦以来一直作为首都的古城,有着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被黄巢一炬成灰,满目疮痍,残破不堪,大伤元气。从此,这座古城即与首都无缘。也是因为黄巢变态性的复仇心理,致使一向被称为中国心脏的中原地区被他折腾得几乎成为沙漠,以牡丹花和美女闻名的政治文化名城洛阳,只剩下三五户贫苦人家,举目所及,昼不见炊烟,夜不见灯火。就这样,物质意义上的长安和洛阳消失了,意味着唐朝时代的彻底终结,首都的血液循环中止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个贫血的城市开始出现许多不适之症。
北风凄厉的呼号,秃枝呜呜地悲鸣。那时夜空的月亮,一定窥视了许多人间的悲欢离合。
同样,农民起义对文化典籍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一旦攻入城镇后,起义军大肆破坏文物古迹,焚毁书籍,包括一些具有重大史料价值的文化典籍。
张献忠起义攻占城池后砸毁孔庙,焚烧书籍,这样的破坏不亚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公元1130年,钟相利用摩尼教起来反宋。起义军为了阻止程昌寓驻守鼎州,不惜放火烧城,火光冲天,数日不灭,全城房屋尽为灰烬,鼎州一片废墟。洪秀全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不惜采用邪教的方式,对儒家思想在文化上、精神上进行打击,使中国的传统、思想、精神遭到一次大洗劫。
火是文物的克星,而历代农民起义军却特别的爱玩火,可想史上许多文物和文献的命运了。农民兄弟之所以有这样的习惯,大概有这样三种原因:一是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越是被边缘化,心中积聚的怨气越多。二是利用一把大火,企图从精神上和思想上摧垮封建统治政权和地主阶级的抵抗意志,杀杀他们的威风。三是为了掩盖自己抢劫的罪证,是典型的欲盖弥彰。
不管放火的农民兄弟有再多的理由和原因,把对帝王将相、地主老财的怒火化为对老祖宗传下来的文明成果的大火,好似为了打狼就去烧掉森林,这不是一个能不能原谅的问题,而是罪不可赦。单从这一点看,农民无法取得政权实在是历史的明智选择。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当中华文明在循环性的浩劫中停滞不前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却在大踏步地前进,结果,中国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