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检视心灵、充分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方才说的那位男士需要重新认识年轻的感觉,而之前提到的那位年轻女士,则要面对她与父亲和兄弟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关怀心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敞开心胸,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以伦理为借口,对我们自己的天性加以否定。伦理主义最容易让我们疏远心灵。放弃伦理主义的态度,重新发掘心灵的内涵,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多启示。而对心中的道德准则提出质疑,并不会导致伦理感的沦丧,反而能增加道德的深度。
在了解心灵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对“负面现象”产生好感——开始欣赏各种怪癖和叛逆行为,因为这些都是心灵个性的表现。最终我们会意识到,怪异和堕落的行为能投射出心灵的阴影,远比正常行为更能体现个性。
要关怀心灵,就要关心异乎寻常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和怪癖才是心灵最强烈的表现。一天深夜,一位年届花甲的女士忽然来访,说陪伴她25 年的丈夫刚刚离她而去,她不知道今后该如何生活。她反复强调,在此之前,她的家族中从未发生过哪怕一起离婚,为什么这一切偏偏降临到她头上?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最让她痛苦的是,她和家族中的人都不一样,她觉得自己肯定有什么严重的缺陷。事实上,这正是她的个性自我显露的方式。或许这就是这一切对她的“意义”:让她意识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
各个年代的艺术作品都不乏怪异的意象——血腥扭曲的酷刑、曼妙流转的曲线、超现实主义的场景,这些绝不是偶然。很多时候,真理必须以偏离常规的形式来表达。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当生活脱离正常的轨道、陷入疯狂和阴影中时,我们不妨先以旁观者的姿态,仔细揣摩这一切的含义,而不要急着让生活回到正轨。探索心灵的异常和负面状态时,我们会逐渐对“正常”产生怀疑,因为正常的表象下可能掩盖着各种各样的分歧。如果所有的经历都千篇一律,心灵就会淡出我们的生活。
“关怀”与“治疗”
关怀与治疗的不同之处在于:治疗意味着病痛的终结,病治好了,你就再也不必烦恼;关怀则是持续的照料和呵护。心中的矛盾冲突,或许永远无法彻底解决。尽管小的改变经常会发生,人的性格却不可能彻底转变。对于某些问题,你的看法或许会变化,但问题本身却不会消失。
如果我们把心理学的工作视为连绵不断的关怀,而不是一次性的治疗,那么工作的性质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耐住性子,仔细聆听心灵的声音,发掘被生活的表象掩盖的隐秘。问题和障碍可以为我们提供反思的机会,让我们暂时脱离生活的匆促。在我们驻足思考,探寻内心的本质时,心灵就会自然而然地经历“发酵”的过程,转变也会悄然而至,既不是根据先前的策划,也不是刻意干涉的结果。刻意地、勉强地寻求转变,只会阻碍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