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字,在大篆中的写法,是一个“羊”字在上,下面左右各有一个“言”字。在青铜器克簋中即是如此,甚至到了汉《夏承碑》的隶书中仍写成这样的结构。在《说文解字》中简化为上“羊”下“言”。总之和“羊”、“言”有关。
“羊”在汉字中作为偏旁部首,除了用于直接与动物“羊”有关的汉字(如羚、羝、羯等),构成的汉字大都语义美好,如美、祥、养、姜、羡、羞、翔、鲜、群等等,当然,还有“善”。“羊”字在古代通“祥”字,在篆刻中,“吉祥”可以刻为“吉羊”。那么,“美”字可否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很祥和、彼此善良相等呢?差强近矣。
“善”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多达十个:一、善良;二、善行,善事;三、良好;四、友好,和好;五、熟悉;六、办好,弄好;七、擅长,长于;八、好好地;九、容易,易于;十、姓氏。
平常,“善”字用得最多的还是“善良”、“善事”和“善于”。“真善美”是人生的极高境界。
如今,人们通常说的“献爱心”即是“做善事”、“有善举”,而且总与“慈”在一起,曰“慈善”之事。与他国友好曰“亲善”,现在还有“亲善大使”云云。建设银行取老子的一句话“善建者行”作为广告语,颇有文化底蕴。陈光标同志到台湾做高调慈善,与台湾平民慈善人士陈树菊女士的低调截然不同,马英九点评道:“行善还需低调,扬善不妨高调。”此言有理。明人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云:“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与“善”字有关的古典和金典多了去了,比比皆是。《左传》里说“从善如流”,还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三国志》中引诸葛亮的话“善积者昌,恶积者丧”,这与佛教到了中土之后,因果相续、善恶轮回被解释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异曲同工之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林彪在温都尔汗出事之后,据称陈毅元帅又加了两句民间说法“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老子》第二十七章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是说善恶也会相互借鉴学习乃至转换,颇具辩证色彩。《三国志》还引刘备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幼学琼林》中也说“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但民间也另有一种声音,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还是那位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终身从事慈善工作的特里莎嬷嬷说得好:“做善事会被人说成是别有用心,沽名钓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善事。”“活着就是爱”,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