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少有人考虑到富兰克林效应的另一个问题,同时这也是20多岁年轻人心中最大的疑惑:为什么一个人,尤其是年纪更大或说更成功的人,更有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出手帮助别人呢?富兰克林究竟是怎么跨入门槛,提出第一次的要求?
答案很简单,人性都有一种心理——为善是好事,送佛送到西。所谓“助人者的快感”(helper's high),就是来自慷慨的善行。许多研究指出,利他行为可以带来快乐、健康和长寿——前提是这样的帮助对我们不造成负担。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旦自己伸出援手帮人,之后就会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恩惠。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有很多的善意相授。老年生活能过得好,部分原因出自帮助他人;期盼向弱连接寻求协助的年轻人,提供了年长者一个做好事而开心的机会,除非他们提出的要求实在太让人望而却步了。
那么,什么样的要求会让人望而却步?
有些20多岁的年轻人找上弱连接之前,还没弄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一心指望着“专业人士”交给他们一张光辉灿烂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对成功人士来说这的确不难,但是他们通常都是日理万机、行程即从,有心恐怕也没有闲。试想,如果想要回答类似于“应该攻读什么样的研究生学位”的问题,敲出一封好几段的邮件真的得花很长时间。更何况,你要是做社工还是民谣歌手,本来就不该交给弱连接替你决定。
有位HR跟我说:“经常有人跟我约见面,想知道我们单位有什么职位空缺。可是等他们来了之后……唉,别提了。”这位 HR往后靠着椅背,双手交叉放在腿上,接着说:“我就纳闷儿了,明明是他们要找我谈的,应该准备好问题再来啊!不要东拉西扯问我在公司待了几年,巴望着我告诉你该做什么样的工作。”
让我们再仔细分析下,富兰克林是请什么样的人帮他什么忙。他并没有请信差送信给那位议员,上头写着“去酒馆喝碗花生汤”,这就好比是现代人写电邮给别人,主旨栏上写着“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富兰克林知道这样一个提议对于一个忙得四脚朝天的成功人士来讲,太含糊的话等于没说。于是他选用了这种比较明确也更有效的方法。
富兰克林先针对目标对象做了研究,找出这位议员的专长领域。他的要求合情合理,也让对方觉得这人蛮认真蛮有品位,进而对他产生兴趣,再设法和对方牵上关系。况且,他请求的可操作性也非常强:借书。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弱连接帮忙写一份推荐信、建议书、介绍信,或者做一个计划周详的“咨询性面谈”,我推荐用同样的方法:让别人对你感兴趣,并设法拉近关系。事前做好功课了,理清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客气地请对方协助。有的弱连接会说“不行”,但出乎意料地,说“好的”的人远比你想象的多。一个电话,一封电子邮件,或者一箱书,一场30岁生日派对,都有可能是最快接触新事物的途径。
我有一回拿到一块签语饼(一种多层的小甜饼,内藏一纸条,印有祝人好运的幽默词句、谚语、套语等),纸条上写着“智者创造自己的好运”。我们20多岁时,唯一能做的最棒的事,就是接纳弱连接,也给他们一个理由接纳我们。研究指出,当我们成年后,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社交圈子实际是越来越窄——随着家庭和工作越来越忙,我们和外界的界限也就越来越分明。所以,每当我们换工作、搬家、换新的合租室友、周末去闲逛的时候,正是认识新朋友、接触新观点的时机,不要只把时间花在和同一群人聊天上,抱怨“我的前任是极品”或者“我的老板是奇葩”这样的话题,真的一点用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