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为什么朋友圈里的人,过得都比你好(5)

20岁,光阴不再来 作者:(美)梅格·杰伊


然而,发挥潜能的历程却变成发展理论学家卡伦·霍尼(Karen Horney)所谓的“追求荣耀”( search for glory),这是因为我们对理想的了解比对真实来得多。我们也许因为社会压力而选择当工程师,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天赋在其他地方……爸妈可能会告诉我们应该变成怎样的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又或许facebook让我们认为,20多岁的青春看起来就应该比实际更美好。总之,当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理想状态”,我们反而越来越看不清眼前这个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有时候,我的客户对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自己是在朝着潜力方向努力发展,还是在追求一种荣耀?不过,追求荣耀比较容易看得出来,因为所有的追求荣耀都要受到某种力量的驱使——也就是霍尼所谓的“应该的暴行”。听塔莉亚说话时,你会很容易发现她口头禅的句式就是“应该”、“按理说”这类词语的开篇。比如说:“工作就应该平步青云、毕业了应该接着读研、人生按理说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

“应该”会伪装成高标准或极高的目标,但它毕竟不是目标。目标能够由内而外指引我们,“应该”却只会从外边瘫痪我们的判断力。目标像是真实的梦想,“应该”则像是沉重的义务。伴随着“应该”而来的是错误的两分法:成功或是失败,完美或是残渣。“应该的暴行”会逼我们放弃对我们自己最有利的事物。

一个人的天赋,其实不会在20岁的时候显现,反而是到了三四十岁才慢慢发挥出来——这和我们所谓的“常识”刚好相反。

在发挥潜能之初,通常我们要做一些看起来不太对头的工作——比如开着货车在山里转悠,或者走基层打开水的工作。就像一位在交易专柜上班的20多岁小伙子告诉我的一样:“这些年里,我在努力奋斗,是不是?”或者像一位新闻记者问我的一样:“我现在知道了,至少在30岁以前,我都得忍着给领导准备咖啡端茶倒水,对吧?”

对!

塔莉亚跟我花了很长时间来分析现实状况:失业率将近10%,任通货膨胀率怎么飙升,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一直停留在年薪3万美金左右,和平均的助学贷款负债差不多。高达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做着不用上大学就能做的低端工作;长期失业的情况非常严重……此外,我们也谈到了她朋友的真实生活现状。

从小就累积的助学贷款压力和经济负担,让塔莉亚现在急需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这点她非常清楚。同时,她也必须找到“得全A”以外的成就感,因为无论是幸或不幸,那些都已成为过去式了。

不过,塔莉亚在大学时代一直是勤奋刻苦的学霸,这多少对她有帮助,当很多同龄人找不到工作时,她已经拿到了一个市场分析师的offer。虽然工作辛苦,但她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在过每一分钟”。在校期间很不错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她在工作中也更能自我规划、独当一面。通过会议和电话联系,她渐渐习惯与人相处,同时也发现自己其实有协调团队和统领项目的天赋。虽然说这不是她理想中20多岁的生活——加班、晚上回到家就只想把自己往沙发上一横,吃着微波料理,但至少她比以前快乐,也更有成就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