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困惑1 妈妈有操不完的心,爸爸却觉得一切正常(3)

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 作者:(韩)吴恩瑛


妈妈、爸爸,究竟谁才是对的

在这部分开始前,想要说明的是,我所举的例子中出现的父母和展现的案例并非问题众多,也没有到“严重”的程度。如若问题确实严重,那么就不用读此类书了,应当尽快找专家寻求治疗。我会就一般的孩子父母和统计在案的夫妻想法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夫妻双方理解彼此。当然,我所描述的情况并非是这世上所有的爸爸妈妈或者丈夫妻子的形象。您可能也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需要我的建议,我只希望这里所举的例子和建议能为双方增进理解做一个参考。

综合以往诸多调查和临床经验,妈妈们通常希望能够极尽所能地在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方面帮助他们,给孩子提供每个时期所需的高品质条件,还想尽快实施超前教育。一旦未能如愿,妈妈们就会心焦难耐,紧张不安,唯恐孩子落后他人。然而爸爸们的想法却有所不同,孩子的成长教育任其自然发展就好(反正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妻子们担心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而然就会解决,她们太过急功近利,不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杞人忧天,不懂知足。为了稳定妻子心态,丈夫们固执地强调“没到那份儿上”,最终使这些爸爸被贴上了“漠不关心”的标签。

妈妈们常问我:“当爸爸的怎么可以那么不关心孩子?”她们总担心“小病耽误成了大病怎么办”,孩子成绩稍微下降“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成绩落下来“赶不上怎么办”,甚至于孩子吃的稍微少点就担心“没别家孩子长得高怎么办”。这时爸爸们就会反问:“担心这些有用吗?”爸爸们认为小孩子都会有些小病小痛,小学生成绩稍微下滑又不会影响考大学,一顿饭不吃难道就长不大了?妈妈们和爸爸们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没错。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从结论上看:平手。虽然双方有着绝不妥协的不同看法,但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没有实质差异。妈妈们的过于紧张和爸爸们的过于冷淡都是“不安”情绪不同的表达形式。说“妈妈们过度担心是因为不安”,恐怕没人反对,但要说“爸爸们过于冷淡也是因为不安”,恐怕附议者就寥寥无几了。不安是面对未知将来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不安人士的特征就是凡事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从而导致全盘否定。其中有些人因为消极否定持续紧张不安,有些人因为承担不起消极的那一面而采取了一种过分乐观积极的态度,逃避掩饰问题的存在。如果说妈妈们的不安是前者的话,爸爸们的不安就是后者。

爸爸们也紧张不安,但他们却不正视这种不安。面对不安不是想“是啊,怎么办才好”,而是想“怎么样都行”,但这种想法说出来似乎显得太不负责,所以就变成了“没事儿,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嘛”。很多时候,这种话不是出于安心抑或确信才说出口的,而是在用一种极端的乐天抵消不安,因为他们不愿正视内心的不安。如果自己担心一件事,和妻子商量,那么脑子里总会为这件事焦虑不已,这样一来就会更加烦躁,因此干脆装作洒脱一点,乐观一点,甚至直接把问题掩饰掉。这样的爸爸,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其实也是无心之举,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和下意识的反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