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震云温故 冯小刚知新:刘震云、冯小刚(1)

杨澜访谈录之超越 作者:杨澜


杨澜印象: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过许多的苦难,或许触摸这些苦难太让人痛苦,所以我们常常选择绕过,甚至将他们遗忘,然而我们当中呢,有一些人,却不仅有勇气去重新挖掘和记录这样的历史,同时也唤醒整个民族对于这些苦难的回忆,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冯小刚导演的同名电影,中间经历了19年的时间,终于让这一段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993 年,刘震云创作了名为“温故一九四二”的小说。2012 年,导演冯小刚,在经历了将近20 年的起伏和转折之后,将这部文学作品搬上了年末的电影银幕。电影讲述了发生在1942 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大饥荒,从逃荒的难民、美国记者、当时的国民政府等多种人物视角再现了那段历史的苦难。

杨澜:在这样一个大家自身压力,各个方面焦虑都很大的时代,为什么想到要拍一个关于苦难的片子?

冯小刚:这个始作俑者是震云,他写了这样一个小说,我才知道河南在1942年有这么大一个灾,饿死了这么多人。更可悲的是,震云写这个小说前,他去采访,问到很多在这个大灾荒里的事儿,这些人也都回答说记不清了。所以我觉得特别有必要把它拍成电影。

刘震云:这是我们河南人为世界留下的是最后一次幽默。比如,老张要饿死了,他想起了三天前饿死的老李,他会说,我比老李多活了三天,我值了。这样一种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是比追问的态度更严肃,或者更悲凉呢?这样幽默的态度,我觉得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杨澜:描述苦难有很多表现方式。比如《唐山大地震》,里面表现灾难、表现人性的挣扎的时候,是哭天抢地的、非常宣泄的表露方式。但是这个始终在描述苦难的电影中,我看到了一种节制,没有哭天抢地,人们那么平静地在磨那些柴火和树皮,甚至带有一种满足感,还热火朝天地在准备自己的年夜饭。这种节制是你一开始就想达到的效果吗?

冯小刚:你刚才提到说,这个电影十几年没有拍成。如果在一开始就拍成了,我们可能就会出现哭天抢地的那种情况。因为一直没有拍成,所以震云有充足的时间去酝酿。徐帆在电影《一九四二》中扮演了一个农民,她和丈夫、婆婆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踏上了离开家乡的逃荒之路。在其中一场为保孩子活命而将自己卖掉的戏中,关于情绪的克制还是释放,她和冯小刚产生了表演上的分歧。

冯小刚:我跟她说,你要克制情绪。她说我没办法克制,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我要把自己卖了,从此骨肉分离。你一直在强调真实性,但是你告诉我,任何一个母亲,她们会不会无动于衷这么冷静的告别?徐帆呢,好像对一些有文化的人一提到煽情都是一种很贬义的态度,她特别反感这个。她说,别人我管不了,但是你如果现在也要搞这种东西,我就觉得你特别恶心,这是他现场跟我说的,你太做作了。你的思想被别人绑架了,你能不能尊重花枝这么一个母亲!

杨澜:现场跟你这么激烈地争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