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懂得的只是你以为你懂得的(1)

人生有多残酷,你就该有多坚强 作者:程程


教育不是到21岁就停止了,一直到死你都在学习。人生就像一条河,它永远都是流动不息的。它是活生生的。有的人只抓住河流的一段,却自认了解了全部,其实他抓住的只是一潭死水。如果我们不能随着河水同行,我们就会被遗弃。

——克里希那穆提

曾经有一类学问叫“格致学”,有一类人叫“格致学家”。我先前对这概念很模糊,后来才知道,那就是物理学和物理学家;起初对“格致”这两个字不太容易理解,后来才明白,那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出自《礼记》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句话,由于其不太好理解,中国人研究了两千年之久,一直将其研究成了高深的学问。在我看来,所谓“格致”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万事无所不能理解,无所不能接受,于是心生大仁而不在意一己一物的悲喜;二是福来不喜,祸至不悲,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格致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后来虽然把格致的名字换成哲学,但就像胡适总结的“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的哲学思考,一直没有中断过。

北大教授楼宇明曾开过玩笑说,北大哲学系是全国最有名的长寿系。有人好奇地问缘故,九十多岁的楼老教授说:哲学让人明理,大家不管遇上什么事儿一想就想通了,就不容易生气,不容易生气,就不容易有因情志不稳定而产生的疾病,所以,我们系的人基本都很长寿。

哲学让人明理,而学哲学最要紧的便是阅读和思考,要想心智成熟,多读多思考,是件必须进行的事。所以,心中有不满时,与其折腾别人,不如拿折腾的劲儿去看点让人明理的书。

有一些书,看上去极浅,实际上却极深,若只匆匆浏览情节,只会了无所得,说声“不好看!”白白糟践经典,枉费大好时光。但,经典往往是以极浅道尽极深,也正如极高明的人才能解释得了极平常的中庸之道那样。

就像读《西游记》,越品越觉得这本书耐得了思考,经得起寻味。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成一本神魔小说,那它的故事情节看起来只是简单有趣,连小学生都可以看,但其中似乎与情节无关的渲染却又连篇累牍,这些内容一般被跳过去看;但如果我们真有耐心去品其间滋味,会发现它其实是一部融会了儒道释思想精华且逻辑严密的心灵成长小说——当然,如果你熟悉丹道养生的一些知识,也可把这本书视之为丹道修真养生指南。

有种解读说,《西游记》不是唐三藏的西行求经记,而是寄居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中的玄藏及其四个弟子的西游成长记,他们是喻火脏心的悟空、喻水脏肾的八戒、喻土脏脾胃的沙僧以及喻木脏的白龙马。这种安排在小说中的大篇幅渲染中处处有暗示,孙悟空又叫金公,猪八戒叫木母,沙僧叫黄婆,甚至白龙马也有昵称,叫姨妈,不好意思,是意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