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威权主义的危机并不是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perestroika)或柏林墙的倒塌才开始的。它至少始于十五年前南欧的一系列右翼威权政府的垮台。1974年,葡萄牙的卡埃塔诺(Caetano)政权在一次军事政变中被赶下台。在度过一段濒临内战的动荡时期后,1976年4月,社会党人马里奥·苏亚雷斯(Mario Soares)当选为总理,从那时起,这个国家开始了和平的民主统治。也是在1974年,自1967年以来一直统治着希腊的军人政权被赶下台,让位于民选的卡拉曼利斯(Karamanlis)政权。1975年,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将军逝世,从而为两年后向民主制的和平转型铺平了道路。此外,由于整个社会弥漫着恐怖主义的氛围,土耳其军方于1980年9月接管了国家,但是在1983年,他们将国家交还给文官统治。自那以后,所有这些国家都定期举行多党派的自由选举。
南欧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的这些转型,引人瞩目。从前,这些国家被看作是欧洲的“害群之马”,更因其宗教传统和威权传统为人谴责,从而外于民主西欧的发展主流。然而到了1980年代,每一个国家都成功地过渡到有效运行的、稳定的民主制度,事实上,其稳定程度(土耳其可能是个例外)已然使得那里的人民几乎无法想象其他情形。
拉丁美洲在1980年代出现了类似的民主转型。这一转型始于1980年,那一年,在经历了十二年的军人统治之后,秘鲁恢复了民主选举的政府。1982年的马岛战争(Falklands/Malvinas War),则导致了阿根廷的军政府垮台和民主选举产生的阿方辛(Alfonsin)政府上台。阿根廷的转型很快就为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效仿,于是,乌拉圭和巴西的军人政权分别在1983年和1984年下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巴拉圭的斯特罗斯纳(Stroessner)和智利的皮诺切特(Pinochet)的独裁政府,就让位于民选政府,到了1990年代早期,甚至尼加拉瓜的桑蒂诺民族解放阵线(Sandinista)政府,也在自由选举中输给了维奥莱塔·查莫罗(Violetta Chamorro)领导的全国联盟。许多观察家认为,拉丁美洲新出现的民主制度不会像南欧那样持久存在。在这个地区,民主起起落落,事实上,新出现的民主国家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债务危机。此外,像秘鲁和哥伦比亚这样的国家,还面临着叛乱和毒品这样的国内问题。尽管如此,这些新兴的民主国家却有值得注意的韧性,仿佛此前的威权经历让它们接种了疫苗,使它们不再那么轻易地退回到军人统治。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1970年代初,拉丁美洲只有少数几个民主国家,可到了1990年代初,西半球就只有古巴和圭亚那这两个国家不容许合理的自由选举。
东亚也有类似的发展。1986年,菲律宾的马科斯(Marcos)独裁政府被推翻,取代他的是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总统,她在人民支持的欢呼声中入主政府。次年,韩国的全斗焕将军下台,同意选举产生的卢泰愚担任总统。台湾的政治体制没有以这样激烈的方式进行改革,但是,自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后,社会中蕴藏着巨大的民主动力。随着国民党老一代人物的离世,台湾社会的其他阶层,包括许多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日益参与到“国民大会”中来。最后,缅甸的威权政府也为民主势力所动摇。
1990年2月,德克勒克(F. W. de Klerk)领导的南非白人政府宣布释放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并解除对非国大(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和南非共产党(the South African Communist party)的禁令。他由此开启了一个谈判期,使南非走向黑人和白人的权力共享,并最终抵达多数统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