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是一个蹩脚的阴谋家,更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中国的礼仪里清楚记载着长幼有序的重要性。这是前人的古老智慧,是用无数惨痛的教训换来的东西,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如果家中有幼子,当长幼发生冲突时,除非是确定的对错,否则一定不能偏袒幼子、呵斥长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维护长子的尊严,然后让长子去管理幼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荀子所说的: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姜氏犯了长幼失序的错误,她的犯罪事实是清楚的,情节是恶劣的,后果自然也是相当严重的。当她看到本该去洛邑的长子突然回到新郑时,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她试图大哭大叫大喊,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宫女不再把她当太后,而是将她拖进了一个房间,外面落上了重重的铜锁。
她最关心的大概还是儿子段的安危吧,但结果并没有多大的悬念。她的长子又回来了,带来段的死讯。
从悲痛中稍稍缓过劲,姜氏望着自己的长子。她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看过对方,也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的陌生。她一直把他当作丧门星,从不拿正眼瞧他,可今天,她的命运就掌握在对方手里。
“您去颍城吧!”儿子说出了他的审判,然后转身离开。在跨出门时,他停住了,没有回头,只丢下另一句冰冷的话:“不及黄泉,不相见也!”
苦心经营二十多年,只落得一个幼子亡、长子离的下场。姜氏只好离开新郑,离开这个她跟夫君共同营造的都城,如果不出意外,她将在颍孤独地死去,陪伴她的大概只有深深的愧疚与悔恨。但还是出意外了。
他的长子,郑国国君姬寤生后悔了。
虽然她犯过大错,虽然她对自己有万般不是,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父亲死了、兄弟上吊了,再把母亲赶走是不是不太合适?
确实不太合适。
中华民族一向是礼仪之邦,而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孝。关于孝道,孔子先生教育我们说: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应该忘却自己父母的过错,而敬重他们的优点。
更让姬寤生坐不住的是,外面对他“驱母”这件事已经有了一些议论,风向对他颇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