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们在操场上起了冲突之后,老师往往都想知道“是谁先挑起的?”,但当规模如此庞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回答这个问题却不是那么容易。然而,这场战争似乎最终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身上。
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就是世界这个大赛场上最喜欢惹是生非的家伙,他于一战爆发十六年前去世。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当时的普鲁士危机重重。在他上任的前二十年里,欧洲社会也并不安宁。在英国,《谷物法》这项粮食法案阻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造成物价不稳,导致国内不安加剧,结果该法案于1846年被废止。接下来,1848年又是一个“革命之年”。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产生种种不满,全欧洲爆发了诸多反对王权的暴动和革命。后来,英法和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手。其真实原因仅仅在于前者怀疑后者在巴尔干地区别有用心。同时在非洲、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海上强权们仍在继续扩张,攫取殖民地。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还未走出南北战争的泥淖。在这场内战中,加特林机关枪作为一种工业化杀戮机器在战场上首次被投入使用,而且铁路的出现也使平民军事组织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机动化作战。
俾斯麦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机遇下昂首迈入了世界这个大赛场。由于性格果断,能力突出,他逐渐成为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其政治哲学对普鲁士王国及其军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简言之,俾斯麦意在锻造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这个帝国以普鲁士王国为主体,他自己为最高政治统帅。在坐上首相之位后的十年间,俾斯麦先是为抢占领土与丹麦交手。接下来为确立德意志霸权在1866年攻打了奥地利。后来,又发动普法战争,从法国人手中夺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既羞辱了法国人,又实现了领土扩张。1871年时,他最终完成了统一德国的大业,使普鲁士国王登上德意志帝国皇位,他自己也成了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自1857年开始,普鲁士军队就成了“铁血宰相”俾斯麦手中挥舞的利刃。后来德国统一之后,德意志皇帝成为德军统帅,但真正执掌军权的却是赫尔穆特·冯·毛奇将军。此人在军事上深谋远虑,创立了很多现代军事思想,比如设立总参谋部和进行参谋培训。此外,在俾斯麦为进行领土扩张而发动局部战争时,他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作战将领。
在瓜分海外领土和殖民地方面,新兴的德意志只不过是一个姗姗来迟者。当时除德以外所有强权帝国都已在海外站稳了脚跟。比如比利时国王占据了刚果,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对英女王维多利亚百般献媚,为她加冕印度女王也做好了安排。然而,德国人认为德意志这个新兴的而且是欧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应该拥有殖民地,但令他们懊恼的是当时所有理想之地都已被瓜分完毕。于是,将德意志建成一个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拥有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帝国这种急不可待的企图成了当时德意志在政治方面的既定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