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说伊本·白图泰是阿拉伯人,是阿拉伯的伟大旅行家,写了一本《伊本·白图泰游记》,堪与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游记》媲美。这样说没错,却容易引起误会,以为伊本白·图泰是生活在今天阿拉伯半岛上的人,活动地区以麦加为中心,环绕着阿拉伯沙漠,骑着骆驼四处游走。
仔细读读《伊本·白图泰游记》,就会知道他原来是北非的丹吉尔人,早年一直居住在这个地中海西端尽头的城市,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就是属于欧洲的西班牙南部,当时也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精确一点,应该说伊本·白图泰是穆斯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北非人,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文。或许有人说,“伊本·白图泰”这样的名字很啰唆,可不可以简称“白图泰”呢?简称穆斯林的姓名,以便汉文,符合汉人习惯,也无可厚非,但是,你若知道伊本·白图泰的原名,就不会再做出简化的要求了。他的原名是: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卜拉欣·赖瓦蒂·团智。
伊本·白图泰游历的地方很多,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到北非、中非、西亚、中亚、印度、东南亚,直到中国,他都去过。他在今天的阿拉伯地区及印度游踪最多,游记中的资料也最翔实可靠。对中国人而言,描写中国的材料最引人注意,却令人感到影影绰绰,不如马可波罗记载的详细。他到达中国的时间是元朝末期,比马可波罗晚了半个世纪,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东西交通畅行之际。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不同之处,是他来自海上,循着阿拉伯商人的海上贸易路线,从中国南方沿海一带登陆。在他游记中记载的主要城市是广州、泉州、杭州,分别称作隋尼凯兰、刺桐、汗沙。他有时把元朝统辖的疆域通称为中国,有时又把中国分成南北两部分,南方称中国,北方称契丹,显示了蒙古人入主中国的地域观念。然而,他见到的主要还是穆斯林,而且带着穆斯林的眼光看中国,才会说:“中国人是膜拜偶像的异教徒,像印度人一样火化尸体。”他说的现象很有趣,因为“火化”在元朝究竟有多普遍,还是个值得研究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