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阳明讲学处

迷死人的故事 作者:郑培凯


一大早从杭州去余姚,居然一路都是高速公路,路边矗立着农民新盖的房舍。说“矗立”,是贴切的形容,因为这些“农舍”大都盖成迪斯尼乐园的童话式古堡,不但巍峨壮观,还幢幢都顶着一个尖塔,塔尖是葫芦形的不锈钢避雷针,直指天宇。

车行迅速,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余姚。眼前的县城,栉比鳞次,全是新楼,与我心目中的“姚江”大异其趣。朋友说有个龙山公园,是余姚四贤碑所在,可以凭吊一番,隐约缅怀一点古风。

龙山是座小山,在半山坳看到了四贤碑。碑是新立的水泥碑,碑亭也是新建的水泥亭,建造得十分粗糙,难以发思古之幽情。但是,看到并排而立的四座碑,依次纪念余姚的乡贤:严子陵、朱舜水、王阳明、黄宗羲,还是令人肃然起敬,感到此地文化底蕴的深厚。

循着山径,爬到山顶,有个可以憩止的山亭,有匾额大书“阳明亭”。不禁令人想到,这是王阳明的故乡,这座可以俯瞰余姚县城的小山,当年也有阳明的足迹,甚至可能布满了他童年时代嬉戏的游踪。阳明幼时,曾口诵一绝,颇令父辈惊叹:“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知山高月更阔。”不知道诗中的山,是否就是这座龙山?是否由此得的灵感?

下山时经过一处古建筑,要收参观费。一问之下,说是阳明讲学处,只有一进三间,当中的横匾是“中天阁”。阳明晚年回到家乡,曾在此聚集生徒,讲他的致良知之学。现在看到的古建筑,已经不是阳明讲学时的屋宇,不是文献中提到的龙泉山中天阁了。阳明死后,朝廷曾经禁止讲学,“反对自由化”,后来虽然开禁,阳明讲学处却变成了尼姑庵。到了乾隆年间,县太爷心仪阳明学说,才重建了龙山书院,盛极一时。太平天国运动时,兵燹烧到浙东,书院遭毁,直到光绪年间又再重建,才恢复了旧貌。

由阳明讲学处,可以一睹余姚县城,真的是“旧貌换新颜”,全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余姚人也都个个知行合一,大兴商贸。只是,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王阳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