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翔小笼

品味的记忆 作者:郑培凯


报载南翔小笼包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产生无限遐思,联想蹁跹。

五十年前,国民政府迁台之初,大江南北的各色小吃也涌入台湾,成为日常生活最普通习见的食品,而且口味纯正地道,可以稍减迁客的乡愁。我小时候住在台北南区,每天就听到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江浙口音的“湖州粽子甜酒酿”,山东口音的“大饼馒头豆沙包”,再来就是敲竹梆子的馄饨担,摇着响竹筒的麦芽糖。走到街口,小吃店里早上卖烧饼油条豆浆,中午卖小笼包蛋炒饭,晚上也能炒几个菜。有一家挂出招牌“南翔小笼馒头”,我们小孩不懂,缠着大人问,回答说是高档的小笼包,南翔是上海附近的地名,叫馒头是江南方言。价钱不菲,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精品专卖店了。又缠着大人要吃,来来回回,在家里“折冲樽俎”,大人给缠得受不了了,终于让我们如愿以偿。是比较好吃,肉鲜皮薄,还灌汤,细致的口感一直萦回至今。

听说上海正在筹办“二〇〇七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又举行新闻发布会,把“南翔小笼制作工艺”列为当地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挂上钦点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那可就抖了,吃起来是不是满口馨香,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呢?安排酒宴,点一客南翔小笼,是否就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使命感,带领大家走向和谐社会呢?能不能像慈禧太后爱吃的豌豆黄,给人“御制”的品位光环,吃一口南翔小笼包,就增一分文化修养与气质,甚至借此而全球化,像麦当劳一样,卖遍全球呢?

我无法窥知国内文化领导的伟大胸怀与视野,只是觉得无限困惑,而且脑海中浮现无穷无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实,全中国的小吃都有特色,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大概都能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假如烧饼油条豆浆、大饼馒头豆沙包、甜酒酿粽子属大路货,人人会做,太平常,算不上国家级,那么,四川担担面、新疆的馕、陕西的馍、山东戗面馒头、北京炸酱面、兰州拉面、桂林米粉、广东沙河粉、陈村粉……还有不止上千种的地方小吃,不是都该申报,以免出现独惠上海,而歧视与打压其他地区的疑虑?我这里还没提各地的美食名菜呢,那才是成千上万,“罄竹难书”(用杜正胜解)呢。

有人说中国人的脑子好,就是灵光,看来经常如此。要是让法国人学了,他们还不知有多少美酒、佳肴、芝士、面包,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