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朝毁书大检阅(2)

历史就这七八样 作者:张发财


南北朝时代发生了毁灭性的焚书事件,555年,梁元帝萧绎将中国14万卷图书全部焚毁。前秦残余的图书,555年一次性销毁,中国文化遭到致命打击。辛辛苦苦一千年,一下回到类人猿。这次事件我在前文写过,不赘言。总的来说,南北朝的意思就是“我们从来不是东西”。

隋唐两朝很注意搜集和整理书籍的。隋代北周,接收了周的图书。随后政府开始收书,挺下本,价格很诱人:“每书一卷,赏缣一匹,校写既定,本还其主。”这次收了大约37万卷。随即,宇文化及兵变焚烧宫殿,藏书全被火化,连《语文》都没留。好在炀帝有拷贝和转移硬盘的习惯,中国文化未被完全格式化,洛阳城剩下了86966卷副本。

隋朝的书是很衰的。大唐武德五年(622),李世民得知这批藏书后命太府卿宋遵贵运到京师。走的是黄河水路,到三门峡撞了2元人民币后面的那个中流砥柱,咔嚓一声“砥柱舟覆”,翻了,完全格式化了。《新唐书》说“尽亡其书”,《封氏闻见记》则说打捞出一部分,“其所存者,十不一二”。这“一二”根本不能看,因为沾水,页面粘连文字串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枝红杏出墙来”。

至开元中定四部目录,唐王朝共计50852卷藏书。玄宗好藏书,跟隋炀帝一样为保险拷贝了副本,长安和洛阳两京各藏一套。很用心,设立专项制度防火、防虫、防霉……就是没防史思明和安禄山。“安史之乱,尺简不藏”,两京所藏图书“亡散殆尽”。这次情况跟武德五年稍有不同,有成本的书流失于民间。但阅读得很不愉快,上集在洛阳,看完不知道结尾很生气;下集在长安,只知结尾不知前因很迷糊。凑到一块才明白作者就是这么设计的,书名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书籍在唐朝所遭受的伤害超出以往各朝,除了天灾人祸还有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会昌五年(845),武宗李炎发现国民脱发现象严重了,群众全都去当了和尚没人干活了。于是驱佛,和尚必须回家,不走就强拆扒庙,财产充公。结果“毁寺四千六百余区,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毁招提兰若四万余,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好像跟文化没啥关系。实际这次驱佛对文化传播的打击是要命的。当时中国正处在印刷术早期推广应用期,从事印刷业的基本都是和尚,也都是毕昇。这一烧一还俗,没人印刷了。于是学校接生意,要抄书找学生,罚写作文一百遍。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修补书库。代宗曾以千钱购书一卷,多年征集有了五万卷。881年黄巢攻陷长安开始放火。黄巢有点文化,“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他写的,叫《咏菊》。有点文化祸害文化才厉害,王八蛋把图书馆全烧了,索引都不留。知识分子就生气,愤然写下:不留图书不留种,黄巢菊花万人捅。

古籍走到唐末,算是彻底完了。再继续下来的两宋还是烧。1126年金军攻陷汴京,拿到了当时宋朝的图书目录,大约有七万卷,第二年打进城内,凭目录收走了北宋全部藏书,还收了两个皇上。两个月后宋援军云集北宋的东京,金军仓皇北还,“秘阁图书,狼藉泥中”,扔了浪费烧了取暖。一烧,又特么热了,汗流浃背,脱衣服,光着身子大喊:“东京热啊!”这事“扒衣电影制片厂”拍了片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