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2)

我的企业观 作者:宋志平


说到“准备”二字,我自己也深有感触。作为企业家,既要有对机会的敏感度和清晰的方向感,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能打无把握之仗。一招不慎, 满盘皆输。所以,企业家起早贪黑地苦干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善于思考与观察,关键时候能够做出决断。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

机会面前要做好准备,机会来了还要有行动速度。很多机会稍纵即逝,它不会一直在那里等你。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比的就是谁先有想法,谁先行动起来。如何抓住机遇?我的诀窍就是一个“快”字。

拿重组这件事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对其中每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要想到、说到,关键还要做到。我们常说“先机”,在机会面前, 哪怕你只比别人快半步,机会就是你的了。

说到与时间赛跑,我想起几年前曾经历的一场风波:2008 年3 月,正当中国建材在东南经济区快速推进重组的时候,有媒体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建材是不是疯了?”。撰写这篇文章的一位市场人士表达了他对中国建材高速扩张的忧虑,还对央企大规模扩张的动因进行了颇为偏激的分析。但我认为, 我们不但没有疯,还很理智和冷静,因为在那个时刻我们必须这么做,否则错过了机会,不仅成本会更高,还会被跨国公司抢了先。

因此,尽管当时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我始终很坚定。在重组问题上, 我主张不声张、不争辩、不减速,更不能放弃。做成一件事,不会一路畅通, 而往往充满坎坷。当时最急迫的就是要当机立断,抓住行业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因为这个窗口随时可能会消失。

兵贵神速。商场和战场一样,良好的时机往往出现在转瞬之间,你不转抓住它,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事实上,今天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竞争就像百米赛跑,快0.01 秒的人可能就是冠军,慢一点儿就只能屈居第二。

回过头来看,假定那时候放弃重组,分分钟就能做到。但是我不同意退却, 因为机遇难得。如果关键时刻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拖拖拉拉,到头来贻误战机,什么大事都做不了。

后来,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建材的重组机会抓得特别好。如果时间再早一些,大家都在建新厂,都想鸡生蛋、蛋生鸡,都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收购谁都不行;如果时间再晚一点儿,让别人收购完了,中国建材再来收购的成本可能很高;如果等到现在,行业开始减量发展了,收购一个关张一个,就会非常被动。

中国有句老话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说的是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旦行动就要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都要先进行反复分析和深入思考,尽量把问题考虑周全,之后再淡定从容地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就要毫不迟疑,快速出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