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冰山一样固化的行业,仅有梦想不能融化冰山;在一个没有开放性可言的领域,任何一种外部促动都会引来系统的强烈反弹。
滴滴很年轻,不但创业者年轻,团队平均年龄也才只有27岁。滴滴创业前在该行业几无任何积累,从资源、关系、能力三个维度去看,前两者几乎是零起点。按照过去我的标准,这样的情况我会建议创业者不要去碰这个领域。这也是互联网创业的一个新特征,新的垂直领域越来越被外来者“侵入”,而且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其产品往往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从滴滴的核心创业者、管理者身上,你可以感觉到他们既无所畏惧,又有机敏的独立思考能力、过人的战略思维和跨界洞察能力;他们认定目标,则义无反顾,既百折不挠,执行力极致、坚韧,又至柔若水,充满耐心。他们在迷雾中求解方向,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的线索。连所向披靡的Uber都慨叹在中国才真正遇到了对手。其创始人特维斯●卡兰尼克说,虽然美国地区已经实现盈利,但去年Uber中国亏损高达10亿美元,“我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只要是他所在的城市我们就无法盈利,而且他们还在竭尽全力收购市场份额。完全猝不及防”。
重新定义创业与成长
入口与流量:敏锐洞察,极致执行
滴滴在衣食住行中找到互联网改造出行的缺口,以出租车打车痛点契入,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平民化的机会窗口,顺应消费者主权的潮流,让用户驱动,求解出行难题,对出行平台商业逻辑进行了创造性塑造。随着对汽车革命的演进、分享经济平台要素的洞悉和把控能力的提升,滴滴一路高歌猛进。
文化驱动融合
对于一家新生公司而言,没有文化的包容性,没有对协同的体认,没有对试错纠错的开放,没有开放的生态、随时归零的心态,没有心存敬畏和对诚信的尊崇,滴滴不可能迅速崛起,合并也不可能达成,融合更不可能如此平滑发生。
“简单、开放、激情,独立思考、极致执行、拥抱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协同的力量。
梦想驱动协同
滴滴讲梦想不是灌心灵鸡汤,而是刻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血液中、行为上,共同的梦想让每一个小桔人认同解决出行痛点的价值,为自己和团队骄傲,让每一个小桔人感受到推动变革的力量也可以来自于自己。
强不确定性下的动态决策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如履薄冰,要求反应速度之快超乎一般管理者想象。滴滴近四年来面对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可能是很多创业公司一辈子也不会遇到的。市场教育、冷启动、残酷竞争、监管控制、内部发展、出租车司机的不理解;特别是出租车等出行领域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相关者复杂、协调难度极高,且根本没有对等的话语权。状况丛出,导致管理团队随时要面对新的问题。天使投资人王刚回忆说,滴滴的团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滴滴的董事会没有超过一个礼拜是平静的——不是竞争出状况,政策有风险,就是开打价格战,两三年来没消停过。他形容是“来不及喘气,天天都是高潮”。滴滴成立后只开过一次正式的董事会,但他们天天都在碰头,随时都可能开会。幸亏滴滴有一个强大的CEO程维,同时有一个非常团结的董事会,滴滴的很多重要决策都是集体作出的。
让危机感和敬畏心无处不在
身处逆境的滴滴人呈现出初创企业罕见的积极、达观;获得资本市场追捧后他们一直没有放下敬畏心,反倒一直在强化危机感。他们有大家难以想见的坚韧,他们经常被监管撕裂伤口,经常被对手撕裂伤口,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有撕裂自己伤口的勇气。滴滴的“照镜子”文化,就是在内部会议上“把伤口撕开,让你看到血淋淋的肉”,还为此设立了“毒舌奖”。早期,滴滴的“在路上”会评选金桔子和烂桔子。现在的“太阳花”项目展开体验竞赛与对抗,“失败者”要打扫厕所或者裸跑。
夹缝中逆势向上
一场战役、一个管理办法出台、一次安全事故或者资金链条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滴滴的“突然死亡”。九死一生的滴滴逆商超群,才有了喘息的机会。程维是无可救药的军事迷,他最多的比喻是战役、战争;从文质彬彬的深度机器学习专家何晓飞的语言中也能听到这样的战略观。的确,他们打造了一支战场上高耐压、强执行、坚毅前行的铁军:面对垄断,敢于亮剑;面对对手,敢于亮剑;面对巨头,敢于亮剑。
滴滴不想过早“站队”,不想被大佬“包养”,敢于拒绝。程维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需要资本的力量,但决不依赖资本;我们整合巨头的资源,但决不委身于巨头。”在和腾讯打交道的过程中,滴滴一度无视对方抛来的橄榄枝。滴滴快的合并,也神奇地让两大巨头走到了同一个谈判桌,并实现了快速融合。Uber总裁特维斯●卡兰尼克也曾与程维谈判,Uber对滴滴开出的条件是,要么接受Uber投资40%的股份被收编,要么就被打败。
滴滴的吸金能力首屈一指,吸才能力也是很少有公司可以匹敌。BAT军团均有“投靠者”,团队中的陈汀、李锦飞加盟前都创业有成,何晓飞是深度机器学习领域顶尖专家。更难得的是曾经做到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年薪数百万美金的柳青加盟,弥补了滴滴原来的短板——国际化视野、规范化管理与资本市场打交道的能力。柳青连同CTO张博,被程维笑称是“天使派来的”。
重新定义出行
重新定义“互联网+交通”
“互联网+”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对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改革与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也为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互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移动出行深度、活跃度、便捷度、环保度及就业饱满度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互联网+交通”是衡量城市智慧交通发展的先进性、反映城市整体智慧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互联网+出行”可以成为量化城市居民出行情况的标尺。
“互联网+”会重新解构、重建连接、重塑信任,重新定义结构、关系及其合作。“互联网+”针对问题痛点、体验空白、价值盲区所实现的跨界融合会带来很多亮点。滴滴带给交通、出行最大的改变一是出行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实现新的连接、匹配;二是充分调动社会运力资源应对潮汐;三是改变出行模式,让拼车、顺风车借助互联网大行其道。
传统出行逃不脱被“互联网+”改革的宿命,原因大概有:高度垄断,或貌似开放但设置难以僭越的高准入门槛;没有照顾好用户,广为诟病;与发展趋势脱节;利益格局私相授受,或价值在产业链条上畸形分布等。
用分享经济解决出行的潮汐问题
在高峰时段,调动巴士、出租车、专车、顺风车等一切社会运力,承接海量出行需求;而在非高峰时段,这些运力则各自发挥其他作用,滴滴出行平台用分享经济模式解决了出行的潮汐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就此评价道,“专车最有价值的就是非全职,是弹性的、兼职为主的模式,才能应对潮汐的城市交通出行。”
让出行更美好
用户在出行上有很多的痛点,愉悦、美好、有尊严,这些词汇多年来似乎和我们的出行不相干。程维希望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体面地出行,甚至说有尊严地出行,让出行更美好。这种美好体现在多个环节,叫车环节便捷、各取所需,把选择权交还乘客;在出行过程中能够享受服务的美好;接受服务后,用户可以参与评价,体现对消费者评价权的尊重。除此之外,出行美好还有在云调度的算法、数据支持下,有效减少拥堵带给出行者的体验。
重新定义分享经济
滴滴的发展依靠用户驱动、人性驱动、数据驱动,重新定义了供求、用户、伙伴与协同,让资源分享、时间分享、技术分享成为可能,协作协同无处不在,顺风车、连续拼车充分展现分享经济的魅力,在一站式平台上消费者的主权和选择权得到体现,形成“互联网+分享经济+WE众经济”的独特模式。滴滴用“WE众”的方式展开跨界合作,视他们为合伙人,共建共享协同。这一点在第三编还将进行详细阐释。
滴滴重新定义了汽车分享模式,表现如下。
汽车消费观念创新。私人汽车普及消费是一种非可持续性消费模式,让重使用轻拥有成为新的消费观念;
出行模式创新。汽车分享在消费者不想、不必或无力购买私家车的情况下,实现了出行的高效和便捷;
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汽车分享的原则就是将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发挥社会闲置资源的潜力。
重新定义中国企业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章启月这样评价滴滴,“滴滴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中产阶级崛起的新消费社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常态。国家政府经济转型,保持7%的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民生发展,而这正是滴滴的发展使命。”
重新定义国际化
滴滴不是一家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企业。在国际化上尽管有质疑声,2015年滴滴还是迈出了扎实的步伐。很显然,滴滴的国际化路线并非把本土模式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更为大胆、更具开放与分享精神的创新;这和Uber的单打独斗、亲力亲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享经济没有边界,分享经济的模式也没有刻板的套路。通过建立分享出行全球合作框架,滴滴出行、Lyft、GrabTaxi和Ola四方将打通产品,为中国、美国、东南亚和印度的国际旅客群体提供无缝出行服务,覆盖全球人口的50%。四方合作的跨境产品已于2016年4月上线。
重新定义创新
2015年1月29日,基于程维过去一年卓越的创新变革表现,他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影响中国2014年度新经济人物”。颁奖词这样描述:
“他是一个颠覆者,倚仗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撬动板结了几十年的利益格局;他是一个改良者,用一个客户端,同时提高了从业者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舒适度。他是2014年度互联网改变实体消费的翘楚,精准抓住了城市上班族打车难的‘痛点’。他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鲜活例证,告诉无数创业者,创新的步伐,永远要跟随消费者的脉动”。
2015年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也不吝赞美之词,获奖理由写道:
“他精准抓住城市出行痛点,用颠覆式创新改变出行商业模式,在智能交通领域实践分享经济,解决数亿人的出行难题;他完成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占据国内出租车叫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用短短三年时间,带领团队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作为国内最年轻独角兽企业CEO,2015年,他在危机和敬畏中极速前行”。
没有创新,就没有对行业的创造性变革,就没有效率的提升,没有对交通运行状况的改善。这个奖项是给程维的,也是颁给滴滴的,更是颁给分享经济的。
过去,改善出行体验的事情是用户自己解决,他们的解决之道,就是获得一定财富之后,通过购车让出行更有尊严;改善交通与堵塞成了政府的事,孰料越改越堵,私家车增长与购买需求的放大和城市交通之间存在持续的、越来越严重的矛盾。在这里面,道路几乎是常量,公共交通提供也只能亦步亦趋,而车辆也成为常数。
如何让出租车司机用互联网接订单,全球都没有很好的先例,滴滴正是在不断摸索中,进行着自己的思考和创新。程维表示,未来独立思考的创新在中国会越来越多,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重新定义责任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如何切合自身特征,做出对社会、对居民、对生态、对伙伴有价值的综合安排?请看滴滴的回答。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滴滴在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服务管理机制,并通过健全司乘评价体系,实现司机与乘客的双向评价,平台不断完善滴滴全用户的信用记录,通过自身的努力有效推动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减低碳排放量,造福生态。仅快车拼车和顺风车两个产品一年下来能节省5.1亿升汽油燃烧,减少13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种11.3亿棵树的生态补偿量;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私家车使用量,优化城市交通。一辆被有效利用的滴滴平台上的专车可以减少路上的10辆私家车,这将大大减轻交通堵塞。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4年移动出行白皮书》,随着专车移动出行服务的加速发展,我国2015年可以减少1000万辆私家车上路行驶,预计城市日平均拥堵时间比2014年下降28.1%;
为云创业提供支撑,建立灵活就业的蓄水池。滴滴诞生在双创的大潮中,并完美诠释了中国青年一代的梦想:推动世界改变,带来更美好生活。平台集聚了近千万伙伴可以用低门槛的方式灵活就业,获得有尊严的收入。
重新定义核心竞争力
滴滴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通过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应用,整合各类城市交通资源;通过分享经济的模式,以及智慧算法智能匹配出行的供给和需求,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总体效率,降低社会成本,让出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大数据是一个很火的概念,但是真正落实到应用层面的并不多。面对互联网领域最难的技术问题,没有可供参考的学术界和业界经验,滴滴独立完成了具有全球领先的行业技术解决方案,并在继续不断升级优化:滴滴平台目前的系统稳定度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滴滴出行平台越来越智能化,每日数据分析50TB,每日订单量1000万单,成为淘宝之外的第二高日订单;每日计算次数20亿次,每天大于8000公里的出行轨迹,覆盖大于赤道长度的2000倍;每天大于2.5亿路径规划服务要求。
滴滴研究院是个很神秘的部门,很少为外界所知,也是滴滴的核心资产。研究院一方面是面向交通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一方面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一方面是对各产品线的机器学习算法的集成与优化,一方面又在探索未来的产品线。他们聚焦解决地图服务、ETA(接驾时间)预估、交易引擎、出行导流、智能运力调度、极速拼车等核心问题。
张晓峰
“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