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间里,好好听话只有一层含义,就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您说话我听,即好好听话。在佛教里,好好听话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听闻,在听闻的当下就是回到当下。
一个人只有内心很平静,才能够听得见,听得懂别人讲话。比如,做管理的人都会意识到,一件事情已经交代过很多遍,你为什么还不知道呢?这就是听而不闻。
内心躁动的人,当别人讲话的时候,他听都没听见,可能在想别的事儿,在走神儿。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你说的话根本没听见,更谈不上听懂没听懂了。但是他的眼睛还是看着你的,你就误以为他听懂了。这个时候,如果第一步先做到能听见,就要专注。佛陀讲经的时候,讲着讲着就会说“谛听,谛听”,就怕弟子们走神了,还提醒一下。
谛听,就是你听话时不要走神,好好听。这是第一步--做到听见,第二步才能听懂,就是我真正理解你这个语言背后的意思。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优秀的秘书,就有这个能力,他不是从领导的语言上去机械教条地执行,而是听懂那个语言背后的意思,就是先听见,再听懂。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不是用耳朵在听,是用心在听了。
我们常常讲,用心听,很少人说用耳听,好好听话实际上是好好用心听话。
佛经里讲“依意不依语”--依语言背后的意思,不要依这个语言。这实际上是指听话时心要静。心很平静,很清净,就听得见,听得懂,能够真正地纳法于心。
对修行人来讲,好好听话的意思是要让师父讲的话,真正能成为弟子内心的一部分。对世间人来讲,好好听话的现实意义也很大,非常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比如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事之间沟通交流不畅,都是互相之间没有听见别人在讲什么。有的时候是听见了,但没听懂话背后的意思,所以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大家都不想听,都想讲。
确实,人性的弱点就是“都愿意去倾诉,不愿意去倾听”。
实际上,最高级的沟通是倾听。一个人际关系好的人,他是善于倾听的。
佛门中,有一种宗教训练,像法师有时候会跟居士打交道,居士说:“法师,我要听你开示。”但是法师这个时候一定要能清晰地分辨出来居士的真正诉求--他不是要听法师开示,他是要让法师听自己倾诉。
如果法师没有注意到他的真正想法,误会了他是以要求开示的名义来倾诉的用意,就会弄巧成拙。这个事情处理不好,严重的,人家对佛法没有信心了,觉得佛法也就是这么回事;轻则,他会觉得痛苦没有得到缓解,怎么来的又怎么走了。这就起不到帮助他的作用。因为他是来倾诉的,我们就要知道他内心真正的意思,他是有很多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在家庭、生活、工作中得不到排解,想找一个出家人好好地排遣一下。
曾经有刚刚开始学佛的初学者,遇到一些信众来请教一些问题时,没有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其实,可能信众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是来求教还是倾诉的。但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增加烦恼。以前,有人向信众讲了很多佛法的道理以后,信众不仅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欢喜,反而很烦恼。他会质问、指责:“你讲那么多干什么?”
遇到这种情况,可能讲法的人就会觉得很委屈。如果再起一些烦恼,就会觉得:你看我这么辛苦给你讲法,你还不买账,不领情。
其实在佛法看来,这是自己没有学好。
曾经,有一位信众说要向法师请益问题,法师听出了他的心声。果然,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信众在讲。这位法师听了四个小时,一直认真地倾听,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不断地表达认可、肯定、同意、理解。
我相信,这样的倾听应该对这位信众今后一段时间的内心和精神面貌带来很大的转变,因为生活当中没有人听他讲。他都是要听别人讲。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一吐为快了。这就是倾听的力量。
想想看,生活当中,如果夫妻之间,子女、父母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能掌握佛法里好好听话的窍诀,学会经常去倾听,这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会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