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明(2)

小主意:西川诗选(1983-2012) 作者:西川


现在这里又是一本我的诗选。不过这一次是真正的诗选,是我过去将近三十年来的短诗作品的选集。我过去出版过几本诗集(或者说诗选),流传较广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1997年的那本《西川的诗》。此次编选,《西川的诗》中的作品我舍弃了59首,收入了71首。但《西川的诗》没有为每篇作品署上写作时间。编那本书时我的本意是更希望它能够呈现我的写作结构。任何有经验的作者都知道,写作者并不是以自然时间为顺序展开他的写作的。但这一次,我把时间署上,便有了一种自我追溯的意思。我既这样做,就不得不把《西川的诗》中的作品分开,分别编入本书的卷一和卷二。卷一中的另外一部分作品原本收在我的《虚构的家谱》那本诗集中,是我最早一些作品。《虚构的家谱》也出版于1977年,是一个朋友花钱出版的一套丛书中的一本,根本没做过发行,所以一般人也没见过。本书卷二部分还收入了我《水渍》(2001)和《深浅》(2006)中的一些诗篇——它们终于可以合在一起了。本书的卷三部分,内容都是组诗,各单篇的篇幅都不大。而它们在写作时间上的跨度却很大,从1984年一直延续到2010年。卷四则是我2000年以来的单篇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曾经出现在我2008年出版的诗集《个人好恶》中。但这本诗集是与其它几本诗集绑在一起出版的套书,出版社基本上也没做发行。诗集出版在中国似乎总是充满遗憾。现在这本诗选,内容的编排基本上按创作年代分卷,但在各卷内部,作品的前后顺序并不完全以年代先后为准。我这样做依然是有结构上的考虑。

到目前为止,我的短诗这部分写作,本书算个总结。将来如果再出版什么我的诗选,我此前的短诗作品可以此书为标准。当然,这远不是全部的我。本诗选限于篇幅,没能包括我的长诗,也就是《大意如此》(1997)中的《汇合》部分,还有《深浅》中的那些长篇和成组的散文诗,还有诗剧,还有一些以历史为题材的诗。如果说全部的我,则还要加上我的几本散文、几本论文、随笔、对话和5本译作。

每一次整理诗选,修改都是难免的。这一次我不可避免地又对某些作品做了修改:措辞上、意象上、排行上。但修改旧作的麻烦在于,既然是旧作,就不敢改动得太多,否则就是写新诗了。所以实在无法做局部调整的作品我便只好放弃。为作品负责的反面是为自己的成长史负责。我对自己成长史的兴趣小于我对作品本身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个悔少作的人。我敝帚自珍的感觉不算强烈。这近三十年中我经历得太多,文学观念的变化非常之巨大。而这又是一件自然的事。我们国家的变化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强调写作与历史现实的对称。现在我以一个中年人的眼光看我青年时代的作品,发现哪儿哪儿都是问题。这可能有些不公平:修改旧作时,我仿佛一个经验满满的人在改着另一个年轻人的作品。有些旧作令今天的我不好意思。但因为已经谬种流传,便只好跟旧我做出一些妥协。要做到米沃什所说的“旧我新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看来尚需时日。修改也有修改的危险:你有可能把一首不太好的诗修改得更糟糕。本诗选中《广场上的落日》一首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曾经对该诗原稿做过改动,但在修改稿被收入《西川的诗》后,批评家陈超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我把诗改坏了。这一次,我部分恢复了原稿的风貌,但因为是“部分”,收入本诗选的这一稿等于是第三稿。市面上、网络上,我的一些诗有多稿并存的情况,本书所收作品算是定稿。

网络上有四五首或六七首短诗的作者署的是我的名字。那些诗挺浪漫,挺激情,很正面,感觉作者很年轻,但不是我的风格,尤其不是我1992年改变风格以后的风格。我不知道是谁出于什么目的将那些诗署了我的名字贴到网上的。望读者明察。

西川 2012.4.26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