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厘清。
其一,当下文艺批评的专业化是否是真正的专业化?真正专业化的文艺批评讲求的应该是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认识上、评判上的深刻性和准确性,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点和立场基点,进而建构起完整自足的理论体系。我们当下文艺批评的专业化更多地是依靠晦涩龃龉的表达方式、艰深繁复的理论概念以及各种注解、注释装扮起来的,是一种“伪专业化”。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本来可以“一言以蔽之”,到了某些批评家那里却被弄得云遮雾罩、不知所云,还硬要塞进若干注释,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一番。这种刻意制造的外强中干的“伪专业化”貌似高深,将许多人挡在了门外,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批评在唬人的表象背后掩藏的却是思想的乏力,缺少真正的含金量,达不到从根本上推进文艺批评向纵深发展的目的。
其二,长远来看,任何一种科学,任何一个学科,如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有其独特的价值意义。如果在社会发展中丧失了基本的存在价值,沦为“无用之学”,那它未来的命运是值得怀疑的。当下的某些文艺批评,既不指向创作,也不作用于接受,只满足于自说自话、自我欣赏,沉迷在封闭的自我小天地里,其后果只能是生命力的萎缩。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文艺批评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进而能够有益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这是文艺批评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我们看到,今天的文艺批评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根本,走向了舍本逐末的歧途。因此,文艺批评的专业化追求与其价值实现应该是互相促动、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矛盾、彼此消解的。换言之,专业化努力的方向,应该是通过更加富有专业色彩的批评,提升批评的品质和有效性,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创作,为文艺接受充当更加专业的“向导”,而不是以价值牺牲换取所谓的专业化。
其三,专业化的文艺批评不应拒绝非专业人士进入的可能。文艺批评的作用对象,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文艺受众,与专业的批评家相比,无疑都是非专业人士。文艺批评要想发挥效力、实现价值,必须让这些非专业人士进得去、读得懂。不能奢望让所有的人都成为专业学者、批评家,也不能要求读者为了一篇批评文章身边垒上一大堆专业工具书。鲁迅、茅盾、李健吾等都是著名的批评大家,但他们的批评文章都很有亲和力,读来兴味盎然,绝不晦涩。这值得我们今天的批评家学习。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批评文章读者读不懂、读不下去?除了文风的晦涩龃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文章中没有作者的情感、心灵、心性。说到底,文艺批评是什么?它不是一种技巧,也不是一门技术,而是批评家藉由作品并通过批评文字,与创作者和接受者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如何交流,如何沟通?这就需要批评者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人生感悟熔铸到批评文字中去,要让批评文字从心底流淌而出,带着心跳,带着体温,甚至带着血和泪!但是,当下的许多批评者确实是在把批评当作一个“技术工种”在经营,移植理论、套用理论,苦心孤诣地翻检文献、引用经典,结果是皇皇万言立起来的却是一具僵尸,生硬干瘪,毫无生气,自然也就让人难以卒读。传统的说法是,文艺批评是一门科学——这没有错,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文艺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有自我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