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艺批评:为谁批评? 3

文学的演练 作者:杨利景


批评家皈依学院已经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降文艺界的一大景观。许多原来身处文艺一线的著名批评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纷纷退守到高等院校中,很多人已经由批评家转型为学者。如今,学院派批评家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文艺批评界的绝对主力。人们习惯于把高等院校喻为象牙塔,一方面固然包含了人们对它沉静、纯洁、美好品质的赞赏,但另一方面也暗指了它相对封闭的特点。批评家退守到象牙之塔,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文艺现场,失去了对文艺创作和接受现状最直观的感受,虽然勤勉于此者仍大有人在,但极容易将批评孤立起来,使之学院化。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听到有的批评家发出这样“气节可嘉”的宣言: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没错,批评的确不应该成为创作的附庸。但是,在我的理解中,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批评应该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立的品格,不应该成为创作者的发言人或作品的说明书,而绝对不是指批评应该放弃对创作的跟踪和把捉。批评对象的确立及其问题的提出,必须围绕创作来进行。用联系的观点来看,批评是文艺生产和文艺接受这一动态过程中的一环,它的重要性,恰恰是在这一整体构成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割裂开来,分离出去,文艺批评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论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曾作过这样的论断: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二者具有同一性。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使生产最终得以完成,而且消费又是生产的起点,它创造出新的生产目的和动力。在我看来,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经济学,而且也适用于文艺批评。如果文艺批评长期满足于自说自话,无关接受,将普通文艺受众作为非专业人士排除在外,文艺批评也就失去了它的“消费群体”,目前貌似繁荣的“生产”必然难以为继。因此,从建构健康良性的发展生态角度而言,文艺批评必须指向创作和接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