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史写作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史实出发,这才是文学史写作的正途。这里的史实,就是以史料形式留存下来的文学期刊、作品、作家传记、回忆录以及体制内的文件、记录等一切与文学有关的资料。所有这些史料综合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十七年”文学基本的历史情境。这样的表述可能会遭到如下的质疑:“潜在写作”下产生的文本(假设其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难道不能作为文学史写作的出发点吗?这就涉及到我接下来要阐述的一个观点,即任何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都不是处在同一层面上的,“十七年”文学也不例外。
有很多学者主张把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应用于当代文学史写作,这无疑是有积极的建设意义的。“他(福柯,引者注)要用‘考古’的方法,重新考察我们现在普遍被接受的知识、思想、信仰等被建构起来的过程。”“用福柯的术语说,就是要用‘系谱学’的方法,找到一层一层的关系。”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2页。这种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我们深入地分析出“十七年”文学从产生到如今,是怎样一步一步被建构成我们眼前的这种形态的,它和历史的原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为什么我们就认为我们现在对“十七年”文学的评价是客观公正、无可指摘的?但是,从性质上说,福柯的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历时性的考察。也就是说,以当下为起点,“一层一层地挖”,逐层向前追溯。它的重点不在于揭示事物的本真面貌,而在于揭示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都是哪些因素对这一过程发生了作用。
在此,我们不妨也借用福柯的“考古学”(archaeology)这一概念,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却是在“共时”意义上的。稍有考古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任何历史时期的遗迹中,都是有些文物处在表层,而有些则处于隐层,或者说下一层,而在时间上来讲,它们却是同一时代的。对“十七年”文学来讲也是如此,所有的文学作品、作家、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等等,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有些是显在的,处于表层,有些是隐在的,处于隐层。诸如《红旗谱》、《红岩》、《青春之歌》之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就是处在显层的作品,而具有分裂意义的“潜在写作”就是处在隐层。两者虽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文学史家在将其入史的过程中,必须优先处理“表层结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而我们现在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往往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将显层置于隐层,或者将隐层置于显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