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傅泾波:与司徒雷登形影相随的人 (3)

走近司徒雷登 作者:沈建中


7月21日,傅泾波又一次会见黄华,提出美国国务院希望司徒雷登去北平的消息,并援引5月31日周恩来会见澳大利亚记者基昂(一名基翁)的谈话,说中共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次日,南京市军管会外侨处电告中共中央并华东局。[29]

7月24日,由周恩来代表中央复电南京市委,称“如果司徒雷登及傅泾波仍请求来燕京。我可照原议准其乘火车并派人送其来平,如其不提,我们亦置之不 理。傅(泾波)所传基昂报告,完全是挑拨试探之词,因周(恩来)从未与北大任何教授单独谈话,亦从未谈到在经济须与美国彻底合作……”[30]

一边是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一边是政治家的艺术,在当时那种美苏对峙、国际冷战的大环境中,傅泾波最后似乎处在一种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8月2日,傅泾波随司徒雷登去了美国,两个月后,他获得了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即绿卡)。1960年,他才决定加入美国国籍。

在美国,司徒雷登与傅泾波一家住在一起,直至去世。“在这将近13年的岁月里,傅泾波一直以一个秘书兼护士的角色全心全意照料司徒。”[31]对此,傅泾波说:

从1950年3月起,司徒博士一直和我们住到1962年9月,共十二载有余。在此期间,他的康复进度非常迟缓,护理工作十分艰巨,昼夜二十四小时都须人耐心而细致地照料。我们一家对他的关注令他感到满意,因他知道,为了加速康复,我们已竭尽人所能及的努力。[32]

岁月悠悠,时间到了1972年,在上年基辛格访华的背景下,中美关系开启了正常化的序幕。这一年,傅泾波三女傅海澜随龙云四子、美籍华人龙绳文任团 长的华裔人士参访团访华,傅泾波托傅海澜带了一封信给周恩来,“在这封信中,傅泾波表达了他对中美之间终于开始重新对话的祝贺和欣喜,并表达了想回国看看 的愿望。”

周恩来会见了这个团,也接收了信,其后向傅泾波发出了秘密访华的邀请。这样,在去国二十四年后,1973年傅泾波偕夫人回到中国,并且,在北京一住十个月。其间,在有关方面安排下,在司徒雷登故居“临湖轩”与昔日燕大的老友们见了面。

1973年中国尚处“文化大革命”中,在这种背景下,傅泾波夫妇竟能在北京一住10个月,且“周(恩来)特为傅(泾波)缝制冬装三套”。[33]这 段时间内,傅究竟做了些什么,是否与周本人晤面,在相关的档案解密以前,我们不好妄加推测,[34]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周对傅是重视的,认为他是一个 可以推动中美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有用之人。

林孟熹说:“自此泾波不断与台湾方面接触,探讨祖国统一之途径。”[35]查诸史料,也是在1973年,11月12日为孙中山冥诞107周年,傅泾 波的老友陈立夫提出了“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建议,后来,中国台湾方面成立了名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团体,何应钦、马树礼先后主持。两岸关系有 了互动。

1982年9月,傅泾波在华盛顿寓所接受了台湾《中国时报》驻美特派员傅建中的采访,在两个小时的问答式采访中,傅泾波主要谈到了下列问题: (1)1973年他重访北京,与周恩来是见过面的,而且还不止一次,然而,“虽和周氏见过数面,但无一语及于(两岸)和谈”;[36](2)司徒雷登最后 一次和蒋介石的会面是在1948年年底的某一个时间段,地点在蒋做礼拜的小教堂,但两人自始至终没有说话,蒋离教堂前,握着司徒雷登的手,“良久未语,最 后叹息一声而离去”;(3)蒋介石是近代中国了不起的人物,“看事深远,择善固执”是蒋的过人之处;(4)1949年3月,李宗仁、白崇禧联名邀请傅出任 何应钦内阁的行政院秘书长,被傅所婉拒;(5)海峡两岸之间的问题,台北不应拒绝和北京谈,但美国应参与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这次采访结束后,傅建中将采访纪要整理成文,以《访“和平老人”傅泾波》为题发表在同年9月20日的台北《中国时报》之上。1983年6月,台北《传记文学》杂志为配合发表邵玉铭之《司徒雷登暨一九四九年美国与中共寻求和解秘辛》文章,又将傅文予以选载重刊。

看来,傅建中的这篇采访文章是起了作用的,1983年,傅泾波又在夫人刘倬汉、长女傅暧泠、外孙李景汉等人的陪同下,飞往台北。在台二十日,得与老 友张群、陈立夫、杭立武等晤谈,并与张学良见了面。他想见孙立人,但未获批准。傅与张、陈、杭等谈的话题除叙旧外,据说涉及到“祖国统一之各种可能性”。 [37]

台湾之行后,傅泾波又再次来到北京,会见了杨尚昆,“双方坦诚以待,各抒己见”。杨称赞傅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8]

至1986年底,傅泾波与台湾有关人士拟定了两岸和平的腹案:(1)双方不附任何先决条件进行接触;(2)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为;(3)中国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拟先就两岸“三通”开始。[39]

五年以后,陈立夫在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十三届一次全会上,领衔提出“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中国文化建立两岸之共信,并以美金100亿元与中共共同开始建设国父实业计划之一部分,藉以建立互信,进而达致两岸之和平统一”。

陈立夫的方案,得到了中共方面的称赞。

1988年10月27日,傅泾波在美国去世。生前,美国人魏德迈认为他是国民党安排在司徒身边的人,国民党的黄仁霖却认为他是共产党的人,而中共对他的认定又是曲曲折折。

总之,傅泾波是一个仍未解开的谜。

[1] [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译,刘雪芬校,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82页。

[2] 参见美国傅氏:《司徒雷登日记:美国调停国共争持期间前后》,香港文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

[3] 傅铎若:《傅泾波》,《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4] 傅履仁口述:《傅泾波:追随司徒雷登44年》,《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23期。

[5] 参见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7页。

[6] 参见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7页。

[7] [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译,刘雪芬校,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8] 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第8页。

[9] 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第9页。

[10] 参见何迪:《一位美国传教士的和平幻想:司徒雷登与中日和谈》,《美国研究》,1989年第1期第3卷。

[11] 关于傅泾波出任“参事”之职,请参见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编:《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20页。

[12] 参见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13] 《革命文献》,《蒋中正总统档案》,未刊稿,台北“国史馆”藏,转引自杨天石:《王克敏、宋子文与司徒雷登的和平斡旋》,《中国文化》第23期。

[14] 《革命文献》,《蒋中正总统档案》,未刊稿,台北“国史馆”藏,转引自杨天石:《王克敏、宋子文与司徒雷登的和平斡旋》,《中国文化》第23期。

[15] 《革命文献》,《蒋中正总统档案》,未刊稿,台北“国史馆”藏,转引自杨天石:《王克敏、宋子文与司徒雷登的和平斡旋》,《中国文化》第23期。

[16] 蒋介石:《困勉记》,未刊稿,1940年6月4日,台北“国史馆”藏,转引自杨天石:《王克敏、宋子文与司徒雷登的和平斡旋》,《中国文化》第23期。

[17] 参见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可访问杨奎松个人网站http://www.yangkuisong.net。

[18]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19] 参见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20] 参见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可访问杨奎松个人网站http://www.yangkuisong.net。

[21]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22]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23]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24]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25]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26]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27]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28]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29] 参见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注41、42。可访问杨奎松个人网站http://www.yangkuisong.net。

[30] 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31] 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10页。

[32] 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10页。

[33] 傅泾波:《约翰·司徒雷登博士》,燕京大学校友会校史编写委员会编:《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第16页。

[34] 郝平认为由于周患癌病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傅、周未能会面,参见郝平《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第420页;而林孟熹则模棱两可,一说“他似乎并没有 见到周恩来,陪同前去的人都是这样认为”,一说“会不会是当时的各种政治因素,周只单独接见傅而不让他人知晓?”参见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第 98-99页。

[35] 林孟熹:《傅泾波生平纪年》,《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10页。

[36] 关于傅泾波与周恩来会面与否的问题,傅泾波1986年在致邓颖超的函中,则是另一种说法:“金陵一别物换星移,1973至1974年波等虽在中国但以环境 特殊终未获谒见总理而返美……”参见何迪:《傅泾波老人》,《燕大文史资料》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37] 《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10页。

[38] 《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10页。

[39] 《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2004年印行,第10页。另见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