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的情况确确实实就是如此,它既有严格意义上的修辞格特征,又有虚构的特点,因而拥有这些特征,它的作用就可以被渐渐地扩展开来,而我就将这些扩展的功能又赋予了这个概念,更准确地说,我在这些渐渐扩展的概念中发现了可以被运用到创作实践之中的若干功能,不过我只是简单地提及这个术语。总之,任何虚构仅仅是一种文字意义上的修辞格的运用,被视为由文字运用所产生的某种实际效果,就像高康大拉伯雷:《巨人传》,第11章。拿木鞋磨自己的牙齿或者用大茶杯洗漱一样,或者就像维尔多兰夫人因一句玩笑笑得太厉害而合不拢嘴一样《追忆似水年华》第1卷,第186页。,或者说——被看成由更明显的虚构化手段运用所产生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一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太合乎情理的话,例如类似于阿尔波?马克斯(或者另一个角色)这种情况,当有人问他是否扶着他背靠的那面墙壁时,其实他身后没有所说的可以倚靠的那面墙,因为它就要倒塌了:在这里,“扶着墙”就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修辞用法,因为电影中的搞笑是将修辞法文学化,须转化为虚构的东西(我们能够叫上名称的东西)。因此我将重点探讨一些被文学化的、具有虚构色彩的转喻例子,这些转喻手法的运用是“郑重其事”的,其结果却由此转化成真正的虚构性东西。例如,维吉尔说“让狄多死去”,其实从这句话中,人人都能够看出来,也都能够重新领会其中所包含的修辞含义。然而将这个故事叙述出来,把维吉尔引入其史诗的情节之中,让他走出来,点燃烧死狄多的木柴,不免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明显属于虚构叙事了。不管对此采用怎样的象征性的阐释——即使有人采用和马克斯兄弟(MarxBrothers)马尔克斯兄弟是美国男演员组成的演出团体,共有五位喜剧演员组成,他们在20世纪的纽约、洛杉矶巡回演出。译注。相同的搞笑手法去表现——这样的叙事最终也会显得虚幻或不真实,从而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