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实施“866”工程的成效(7)

边陲明珠 作者:鹏鸣


“我们也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来到富源县黄泥河镇慕色谷村,在村中一个大水池旁边,赫然矗立着几幢颇具欧式风格的独体别墅,虽只完成主体工程,尚未装修,但那风姿、那气派,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在茂密花木的簇拥中,并不比城里那些讲究的别墅区逊色多少。

起初,我们以为这一定是哪位有钱的大老板盖的,一问村中的群众才知道这是农民打工挣钱盖的。

大一点那幢的主人叫郭斌,他一家3口人,因为穷,从1999年始,30多岁的郭斌就外出到天源煤矿务工,月收入近3000元,只留妻子和孩子在家务农。

实施“866”工程后,村委会干部打电话叫他回村看看。他将信将疑回到村里,干部向他详细介绍了正在实施的“866”工程,他深为党和国家的扶贫惠农政策所感动,于2008年元月拿出多年务工积蓄的19万元。并投工投劳建盖了这座面积达600平方米的三层“洋楼”。

在建楼的同时,他还带头对村里的公益建设出工出力,并现身说法,打消那些不理解的人心中的疑虑,他说:“现在党和国家对咱们老百姓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不借此机会好好搞好家乡建设还要等到什么时候,难道我们就不能为家乡的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吗?我们也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与他毗邻的另一幢独体别墅是村民郭闯建的,他单身一人到浙江温州打工,实施"866”工程后,他也同样不要建房补贴,而拿出打工积蓄的16万元盖了这座400平方米的三层“洋楼”,并计划今年年底就在完工的新楼里结婚。

还有村民耿跃,全家5口人,起先都到浙江温州打工,实施“866”工程后,他们家拿出务工所得25万元建盖了四合院式的三层楼房,现已完工,留下3个孩子继续在温州打工,夫妻二人则回到村里劳动。

曲靖市委常委、麒麟区委书记傅学宾是位十分有魄力的领导干部,他告诉我们:

——想过城里人生活的不仅仅表现为盖好房子、大房子,这不,麒麟区越州镇新田村阿土寨的陆德昌老两口就出省去旅游。

陆德昌今年64岁,妻子李金娥65岁。为不拖累儿女,老两口单独过。他们承包了3.l亩土地种植砀山酥梨、桃子等果树,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技术培训,聘请技术员指导,学习施肥、拉技、套袋等新技术,并在果园中养150多只鸡,每年卖三拨,果树和鸡两项合起来,全年净收入超过两万元。

钱多了,老两口在不要儿女一分钱的情况下乘飞机到北京、天津、武汉、苏州等地旅游了一趟,亲眼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长了见识。

今年,他们经营的果园又获丰收,老两口打算有机会要去国外走走。说起这些,老人很感慨:“要不是遇着党的好政策,我们老两口根本就不可能坐飞机去旅游!”

我们知道:

——“户8有”的每一“有”都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走访中,我们深深体会到“866”工程带给贫困农户的是切切实实的实惠,而政府、干部获得的则是像创建新中国时群众拥护共产党那样的“民心”。如果说“866”工程的“户8有”、着重从民生的角度改善最贴近贫困农户的生存、生活、生产条件,那么,自然村“6有”和行政村“6有”,就主要是解决基础设施、活动场所、公共服务和“两委”班子建设,以及建立维护群众利益好制度的问题,从而,巩固扶贫开发成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走访中,我们每天都被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为实现“村6有”而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穷在山、困在路、缺在水、苦在电”,是贫困村普遍存在的现实,就让我们讲几个关于路、水、电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