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老先生说的芹菜可素不可荤,是局限于他老人家那个年代的地域饮食习惯的,如今一道遍布天下的“芹菜炒肉丝”,证明芹菜也是可荤的。对于芹菜,《随园食单 ? 杂素菜单》有这样的描述:“芹,素物也,愈肥愈妙。取白根炒之,加笋,以熟为度。今人有以炒肉者,清浊不伦。”充分表达了袁老先生以清配清、以脆配脆的食材搭配思想。
如果芹菜炒鲜笋有姐妹的味道,那么芹菜炒豆干有夫妻的味道,芹菜炒牛肉丝就有情人的味道;芹菜常常是既做主料妻子,又做调料情人。而一道“西芹百合”从形式到口感都有同性恋的味道。
要成为一道传世的美味佳肴,食材之间要经过一次次的悲欢离合,才能合二为一幸福入味而成为绝配。除了豆浆和油条、芹菜和豆干以及青菜和牛肉之外,绝配的还有豆腐和鱼、魔芋和鸭子、丝瓜和牛蛙、椿芽和鸡蛋、回锅肉和白米饭、腐乳和馒头、花生米和白酒,等等,并且食材之间的和谐搭配,也有不经意间的一见钟情。
在我玩菜近四十年的生涯中,明中暗里撮合过许多对门当户对或门不当户不对的食材成为美味佳肴:胡萝卜红烧肉(情人味)、方竹笋炖肥肠(铁哥们儿味)、干墨鱼煨猪蹄(老夫少妻味)、蟹黄土豆泥(闺蜜味)、青菜炒豆腐(初恋味),等等。特别是相依相偎的胡萝卜红烧肉,当它们相互赋味而坠入肥而不腻的情网,这时红烧肉的红和胡萝卜的红,在深深的甜处融汇成了红颜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