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牡丹花开动京城(7)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 作者:刘路


路在北方

北方和西部都无所遇,赵匡胤改道南行,来到大汉南端的边防重镇复州。

这是赵匡胤第一次走后门。他要找的人名叫王彦超,复州的一把手,赵弘殷的老朋友。

一个好汉三个帮。经过河东与关中之行,赵匡胤渐渐觉悟,孤身独行,步履艰难。他终于肯放弃自己的骄傲,前来投靠父亲的故人。没想到的是,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就给了赵匡胤当头一棒。王彦超连见都没见他,只是派人给了他一把零花钱,就把他打发了。

赵匡胤大受打击,直到称帝后,他仍对这事耿耿于怀。建隆二年(961)的一次宴会上,酒过三巡,赵匡胤借着酒劲,终于把这纠结十余年的老账翻出来,质问王彦超:“朕当年风尘仆仆地跑去复州投奔你,你干吗不接纳朕?”

赵官家的一句话把王彦超的酒全吓醒了。您老当年投奔过我?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我说当年压根儿就没看上官家您?这不是找死么!

好在王彦超说话比打仗还在行,他不慌不忙地降阶叩拜,诚恳地说道:“臣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这小小的一勺池水,哪能容得下您这样一条神龙呢?要是臣当年真的接纳了官家,官家还能有今天吗?”

赵匡胤闻言,龙颜大悦。

王彦超的话也没错:大腿要抱粗的,靠山要找硬的。所以您当年就不该来找我。不过,王彦超始终没对赵匡胤说实话。他拒绝赵匡胤,多半是觉得这位故人之子浮躁不踏实,终究是个麻烦。

好在随州刺史董宗本不嫌麻烦。

董宗本是赵弘殷的老乡,听说老乡的儿子来投奔,高兴得顾不上整理衣衫,急忙赶到府门迎接。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老乡的儿子却偏偏彼此不对眼。董宗本虽然给了赵匡胤一份差事,但他儿子董遵诲却十分看不起赵匡胤。这位从小生活在辽国,才随父亲回到中原不久的小将,对赵匡胤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平时出门打猎,稍有不如意,董遵诲就会对他破口大骂。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靠人情进来又寸功未立,赵匡胤只好吃哑巴亏。

直到有一天,两人讨论起兵战大事来,董遵诲说不过赵匡胤,拂袖走人。赵匡胤当年何等霸道,强忍的怒火终于爆发了!自尊心严重受创的赵匡胤,拎棍上马,谢绝了董宗本的一再挽留,仰天大笑出门去。

可出了随州,他就再也笑不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