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牡丹花开动京城(6)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 作者:刘路


五代时期,位尊权重、野心勃勃与备受猜忌,三者得一,可举天下计。今刘崇三者皆得,顿时变得奇货可居。红紫夺朱,指日可待!

赵匡胤正是看中这一点,投奔了刘崇。

皇帝由谁来做,对赵匡胤而言并无所谓。反正自打他记事以来,皇帝都换了五六个了。要是日后刘崇成为天子,自己就是从龙功臣,前途无量。

但皇帝由谁来做,其实又很有所谓。在赵匡胤心中,始终有个“大唐梦”。他可不希望刘崇入汴之时,自己被派去逼税劫财。

赵匡胤的梦想如环肥,刘崇所给予的现实却似燕瘦。

刘崇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束发冲冠,剑眉浓厚,稍带矜持的面容掩盖不住如炬的目光。略黝的肌肤,与手中那根黑得发亮的铁棍极为相称,状如小牛。这真是天生当兵的料!

但事与愿违,刘崇让赵匡胤去做太原府下面的镇将。当时,镇是县的同级行政单位,一般隶属于州。顾名思义,镇将就是统率一镇的武将,其职责原本是维持治安;但唐末以来,武夫当道,镇将的权力愈发扩张,在一些地区,甚至凌驾于县的长官县令之上。

太原府的镇将比较特殊,因辖区为会府要地,而直接隶属于河东节度使刘崇,从诉讼审判到抓捕盗贼,其职责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人命关天的事情。但其最重要的职责却是收税,以支撑节度使的巨额军费。

赵匡胤投奔刘崇不久,就被授予镇将之职,看起来颇受刘崇重视。可现在看来,刘崇重视的不是赵匡胤的才能,而是他长得英俊雄武,令人望而生畏。收税之事想来也会容易些。

河东贫瘠,物产匮乏。要对抗中央,刘崇缺钱。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赵匡胤不愿抢钱,自然无法交差。于是,两个不爽的人一拍两散。

赵匡胤为河东镇将,载于宋人陈师道的笔记《后山谈丛》;《曲洧旧闻》也说到他喜欢河东的酒。看来赵匡胤年轻游历时应该到过河东。明代拟话本小说《警世通言》将“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设定在河东,恐非无本。不过他在河东的时间似乎不长,留下的事迹也不多;更何况以当时赵匡胤身份之卑微,是否真的能当上镇将,也颇令人起疑。这只是宋人的一面之词而已。

今天看来,赵匡胤之所以离开河东,很可能是在那里不好混前途。对于青年赵匡胤而言,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吃饱饭,然后是一展宏图的机遇。

可接下来的经历,差点让他连饭都没得吃。离开河东,赵匡胤前往关中寻找机会,然而在临近泾水尽头的渭州潘原县,他又狠狠摔了一跤。

赵匡胤自幼好赌。这日,赌瘾大发的他大获全胜。结果赌徒们欺他孤身在外,遂群起围殴,把他身上的钱抢得精光。乱世不息,人心不古。饥肠辘辘的赵匡胤被迫跑到寺院的菜园子里偷菜吃,却被抓了个现行。好在寺院的僧人善良,不但没有把他送到官府去,还请他饱餐一顿。

丢人丢到家的赵匡胤恨透了潘原县,以至于当了皇帝以后还要废掉这个县。

关于赵匡胤这段灰头土脸的经历,史书上还有另外一种记载。根据宋朝官方史料编撰而成的官修正史《宋史》所言,赵匡胤闯荡江湖时直下江汉,随后因为碰壁,转而回到北方,投靠了在晋南和关中地区平叛的郭威。然而,南宋人王称的《东都事略》却说,直到郭威平叛成功转而出镇邺都时,赵匡胤才去投靠。

关于这个问题,张家驹先生说,《宋史》载赵匡胤“汉初漫游无所遇”,而郭威西征的乾祐元年离汉初只有一年,加之宋人笔记记载赵匡胤漫游的事很多,所以《东都事略》更为接近事实。笔者以为,当时随郭威西征,随军立功者皆封官职(比如王审琦),赵匡胤若随军出征,以他的心态与能力,必当以军功封官,但实际上直到郭威称帝后,他也仅是基层军官。由此可见,《宋史》对此记载并不靠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