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大游击队队伍的建立和壮大,以及在新民主主义旗帜下人民民主政治的发展,发起文化的革命和建立革命的文化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产生了,那就是对“文化”组成要素的重新定义。对毛泽东而言,发动人民大众参加战争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击退日本侵略者,同时还要实现全国的社会主义解放。他认为,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就必须有一支文化队伍与游击军队并肩作战,并充分融入战争队伍。1942年,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创建了这种革命的文化和文化队伍的准则。
文化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化的形成,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毛泽东所说的“阶级立场”。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文艺作品是可以脱离阶级的。比如说,古典欧洲暮气沉沉的生活,反映出的是资产阶级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则表达出艺术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和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在毛泽东的眼里,对于艺术家——他们的新称谓叫做文艺工作者——来说,提出并回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艺术和文学工作的意识观念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艺术或文学要具有“革命性”,就必须表达出“无产阶级”的观念。由于中国共产党最大的革命支持者并非工人阶级,而是广大农民,因此“无产阶级”这一定义就十分宽泛,所有的革命群众都包含其中了。或者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
文化工作者追求革命的文化的第二个重心,是毛泽东所说的“态度问题”。革命的文化必须暴露出敌人的残暴和欺诈;对于统一战线中各种不同的联盟,有赞美也有批评(比如对国民党就要批评);对于人民大众,就应该赞美,使他们团结,使他们进步,使他们同心同德,向前奋斗,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革命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的文化有着多重含义,但这种多重性并不是关于人民大众的,看待他们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第三个问题是“工作对象问题”。毛泽东意识到艺术与文学通常是为少数精英分子所创作和欣赏的,他坚持主张革命的艺术与文学工作应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比如说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同志,尽管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也许不如传统的艺术欣赏者们高。因此革命的艺术与文学应重点表现这些新接受对象的生活,而不能只反映城市高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或浪漫或现实的理想。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工作方式问题。知识分子如果对他们作品的广大受众的生活一无所知,他们怎么能创造出吸引人民群众的作品呢?要想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文艺工作者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言去创作作品?他们该怎样去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并将其转化为书面语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要求发明一种新的文学艺术语言,不光是在语言形式上,而且在语言内容上也要更新。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