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个奥斯卡、一片叫好声会不会让默片就此复苏,我想这毕竟是很难的事情。思考个问题先:您从工资里掏出好几十甚至上百块,颠儿颠儿地跑去电影院,买的是什么?杀时间?图轻松?排除小清新小文艺的形而上需求,百分之九十的群众其实一点也不介意做“乌合之众”,凑些没大脑的热闹。之前《让子弹飞》是一例,看懂姜大爷智慧的毕竟是少数,明着暗着记荤段子的才是大多数。这是如今电影市场的主流,尤其国内市场,80%的电影都是要多俗套有多俗套,要多肤浅就能多肤浅,但是大伙儿乐完心里特别通透。戏里戏外一场狂欢,在这个集体扎堆有各种风险的地段,这种电影正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广场狂欢效应。所以,默片会以它独自的方式存在,也会有一批不舍不弃的观众。但默片会成为院线的主流吗?我看就未必了。也许,《艺术家》只不过赶上了全民怀旧的好风潮吧。
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简单的色彩。《艺术家》将一切简化,却见证了极简主义的胜利。也许一不小心将我们感动的,正是简单的故事和叙述方式呢。
《雨果》:写给电影的情书。
导演:马丁·西科赛斯
主演:阿沙·巴特菲尔德/科洛·莫瑞兹/本·金斯利/裘德·洛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2日
《雨果》以11项提名领跑第84届奥斯卡。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31年的巴黎,与那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无关,而是讲述了一个名叫雨果的小男孩造梦的经历。导演西科赛斯将这部影片定义为“3D儿童电影”,然而《雨果》既非沉闷的人物传记,也非普通的合家欢儿童片,而是西科赛斯借助雨果的冒险经历,呈现了一段被尘封多年的电影史,还原一个几乎被淡忘的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让所有对电影有感情的人在观影结束后,不禁沉默良久,向电影致敬。
任何怀念老电影的片子都可以追述到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毕竟这是所有电影的祖宗。尽管现在的观众已经知道“电影即魔术”,所以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火车进站”的场景能带给人们怎样的惊吓和恐慌。但导演西科赛斯却仍旧使用3D技术尽量还原相似的场景,让现在的观众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感受一百多年前火车进站的盛况。这无疑表达了导演对电影鼻祖的致敬以及对电影的浓厚情感。在《雨果》那个透明的、盛产电影的玻璃房中,梅里埃完成了他的《海底两万里》、《日蚀:太阳和月亮的交欢》等很多电影,这里才是梦的工厂。就像他说:“如果你曾疑惑你的梦来自哪里,这就是造梦的地方”。有趣的是,西科赛斯在这个段落里还原了很多早期电影的拍摄过程,比如给胶片上色,用剪刀手工剪辑等,这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是一次绝妙的体验。
导演西科赛斯已过古稀之年,据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浮于表面的锐气和欲望会像老建筑的墙灰一般容易脱落,只剩下最初的记忆还坚持着。这位依旧坚持梦想的老人家对于电影资料和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不遗余力地保存老电影胶片,定期开展各种放映活动。他一直强调:“只有尊重和保护历史,电影才有未来。”这样的理念延伸到电影《雨果》中,乔治·梅里埃拍摄的上百部电影胶片和资料,却因为一场战争荡然无存。但胶片是有记忆的,就像他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一下听出播放电影的机器声。”这是不是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保存现有的电影资料呢?那些看完直接拖回收站的电影有没有更好的保存方式呢?电影本是一场梦境,发展至今却出现太多华而不实的表象。其实西科赛斯是想通过《雨果》让我们懂得电影最初的梦想和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