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野杂种”的吊脚楼(4)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作者:冉云飞


吊脚楼最精彩的部分来自走廊,这走廊又称千子,通过千子形成走马转角楼。犹忆小时,我们把吊脚楼那部分叫厢房,到厢房所在的千子两边藏猫猫(捉迷藏)好像还发生在昨天,人却忽已快到半百之年。物也不是,旧观不复稍存 ;人也已非,辛劳一生的母亲也已于 5 年前仙去。千子有多种,有的甚或是美人靠,但千子转角相连都有垂柱,垂柱上下有垂花,式样不少,记得我们家的是菊花形状。而木窗子上的窗花多为动物、植物图案,颇带民间喜庆色彩。

而千子两旁和屋壁上大多悬挂着大蒜、苞谷、红辣椒、蓑衣、斗篷、筛子等,千子上放着一些镰刀、砂刀(直的)等马刀具,其他农具如挖锄、薅锄等,则与石磨、石臼(俗名对窝,舂米用)、风播(扬糠去秕时用)等一起放置。猪、牛散步于阡陌田埂间,公鸡、母鸡悠闲于院坝之内,当然于四处游荡逡巡的,少不得还要有个比较凶悍的看门狗,由此吊脚楼的一家也算和美大吉了。

现有吊脚楼分布状况

由于交通越来越发达,民众往来更加便捷方便,人民流动越来越普遍,所以大武陵山区民众固有的生活,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与冲击。这种影响当然有好有坏,殊难一言为断。单说原先的吊脚楼,在交通相对发达的地方,特别临公路的住户,大多已因向往城镇的建筑而新建成贴满瓷砖的小洋楼。这种小洋楼的质量和外形只不过是对大城市生活的拙劣模仿,虽然可以理解,但此种模仿之不到点那是必然的。一方面固有的吊脚楼已遭毁坏,另一方面拙劣的模仿使旅游者没有兴趣,当然主人还是得了住洋房的满足,除此之外,似乎别无其他收益。

原来沿乌江的龚滩吊脚楼建筑群,如果不因滥建水电站而被撤的话,那长 1.5 公里的街道两旁所保留下来的吊脚楼,将是土家族民居活着的历史博物馆,可惜这一切在权力的滥用下而招致彻底的毁损。好在,同样的渝东南古镇龙潭镇周围尚留存些孑遗,使不少人到武陵地区写生作画、踏勘旧有文物,记载了一些吊脚楼的遗迹。如比较著名的有张良皋撰写、李玉祥摄影的《老房子:土家吊脚楼》、孙雁等编写的《渝东南土家民居》等。在具体考察上,孙雁等人的考察组所走的地方不少,做的具体查证亦不少。他们对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的吊脚楼群作了一定考察,他们所走的地方有黔江区后坝、石柱县马武镇香溪村、中益乡平坎村和华溪村、枫木乡、黄水万盛坝;彭水县鹿角镇、鞍子乡;酉阳县龚滩镇、可大乡七分村、长潭 ;秀山县洪安镇、清溪镇、石堤镇海洋乡等。这个考察路线,大抵将渝东南土家族的吊脚楼分布作了一个简要的探寻,但应该还有许多遗漏的地方,民居研究者和田野调查工作者应该在这方面多加注意。比如石柱新乐乡 902 户山民,就有849 幢吊脚楼,像这样成大群的吊脚楼应该在渝东南土家族聚居区亦不多见,但外界提到或者研究的人并不多,大抵是交通不大方便的缘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