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精彩书摘(12)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作者:徐风


然后,他留给徒弟们一句话:跟我的人,无文化者得我技,有文化者得我艺。

曹婉芬,老艺人裴石民高徒。顾景舟在她眼里,也是恩师。上世纪60年代,紫砂厂接到上海“铁画轩”定制100把全手工传炉壶的订单。传炉壶,是民国制壶名家俞国良的代表作,在紫砂艺人眼里,那是一门大课。顾景舟推荐了基本功扎实、技术能力全面的曹婉芬担当此任。

之后,顾景舟还帮曹婉芬配制各种水平壶的壶嘴样板,给她石瓢壶的尺寸,辅导她仿制清代名家邵友廷的汉扁壶,此壶系全手工制作,其壶棱角,特别难做,是用篦子一点点“压”出来的,顾还教授她“一捺底”的绝技。

名作,就是这样代代传承的。

一种风气。也是一种氛围。那时,一个有分量的任务落在谁头上,首先是一种光荣,一种信任。没有人会计较,我做这个,会给我加多少钱。而被顾景舟认定了有出息的艺徒,就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他在观察:在一茬接着一茬的艺徒后生里,有哪几双手是有灵性的?他喜怒不形于色,一切看在眼中。对于他认为灵巧的手,他会不动声色地加重作业;对于那些虽然笨拙却不乏学艺初心的艺徒,他会耐着性子示范;对于那些不思进取,或者“屡教不改”的年轻人,他会动怒、发火、骂人,他特别不能容忍在工艺上偷懒、不按要求的制作,一旦发现,他会骂得很凶。

不过,最难受的,并非顾辅导的雷霆万钧,而是一种冰冷的“默杀”。他不理你了,见到你,连眼珠子也不动一下,当你是空气,根本不在意你是否存在。

那你真的没戏了。

如此,能被顾辅导骂,还是有希望的。

一个紫砂艺人,从学徒到成才,需要多少年?顾景舟认为,至少需要12年。其中,3年打基础,5年是临仿、创作、再临仿的循环;后4年,可以创作自己有个性的东西了,但还要临摹经典作品,如此往复,以形成更深的体会。而真正成为创作人才,则需要终生不懈努力。

有一个人,从众多的徒弟里脱颖而出,进入顾景舟的视野,且得到他由衷的认可,这个人叫高海庚。

灵秀。聪明。造型能力强。出手利落,且爱读书。顾景舟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高海庚既敦厚,且听话。哪怕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听师傅的。平时,与师傅聊天、对话、交流,非常投机,情同父子。而不是像有些人,仿佛老鼠见到猫一样。至于平时为徒的体贴、周到,更不在话下。

师徒一场,本是缘分。顾景舟中年课徒,枝繁叶茂;其意义不啻自己以往的壶艺创作,顾氏一脉,源于大彬大亨,其间峰回路转,久经廓清开流,终成浩然清泉。之后,众多涓涓细流,经百川,归沧海,气象渐渐浩大。

一种真心的愿意。做壶,顾景舟宁愿一再放下。其授艺传道之心,殷殷可鉴。但凡有出息的徒弟,筋骨与肌肤,或有劳顿,却能得其脉息,修成正果,受用终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古老的紫砂工艺,从顾景舟开始,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手工工艺流程与制作规范,培育了一代紫砂俊秀,为未来的紫砂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