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长路远,努力前行——回忆胡适研究的历程(10)

心长路远:胡适研究的历程 作者:耿云志 宋广波


直到1990年,安徽黄山书社的人来近代史所组稿,听说此事,他们表示有兴趣。但后来,临到实施计划时,他们觉得,出版社没有足够资力做初期投入。事情俨然有搁浅的危险。这时,有一位扬州的出版商,他给历史研究所做过“徽州文献”的影印出版,有一定经验,得知胡适档案事,乃及时赶到本所,见过所领导。他描绘出一幅颇能动人的出版前景。所领导与其达成口头协议,将情况告诉我,我也表示同意。

于是,从1991年起,除了图书馆的两位尚在职的人员以外,我请了几位退休的同事来帮忙做档案的整理工作。我首先拟定档案的详细分类纲目,并演示若干案例。然后与共事诸位商定具体实施办法。大约1991年的春节过后不久,整理档案的工作就正式开始。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整理工作完成,所有档案文件按分类编出详细目录,再分装卷宗,每一卷宗,详细登录本卷宗内文件目录,如此,读者阅后,管理人员便于检录收存。

大约1992年底,或1993年初,我开始选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一书。因为有了详细的系统分类,选编工作可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记忆中,似乎不到1993年的年底,《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的选编工作初步完成。然后请韩荣芳教授帮我复核,在每卷卷宗目录页做出入选标记,并誊清全书的总目录。

1994年初春,将入选文件依总目录的顺序编排页码,稍后即进入照排。随后又经复查,补拍个别遗漏。到是年秋,属于编辑工作范围内的事,全部告竣。出版商以黄山书社的名义,于1994年年底前,将影印《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一书共42册出版。

此书材料极为丰富,史料价值极高。稍有遗憾的是,因时间不够充裕,我未对全部材料做考证和加注的工作。时间不充裕,是因为,此事自始至终,都不是我个人可以完全做主的事,这是研究所的一项工作。当时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说来很不好意思,就是全所同事,特别是所领导,迫切希望通过这项工作,给所里“创收”。当时,社科院除了经济学科、法律学科等少数研究所,其他大多数人文学科的研究所工作人员,生活都非常清苦,与高等学校教师相比,与国家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相比,情况明显困难得多。当时有一段民谣式的顺口溜说:“远看像是逃难的,近看像是要饭的,上前一问,是社科院的。”虽然说得很夸张,但可以反映出当年社科院工作人员的窘境。政府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就允许各显神通去“创收”。近代史研究所的领导们受到极大的压力,一度要开办汽车出租公司,车都买了,院子里排满了“夏利”牌小轿车。在海内外传为笑谈。后来因找不到合适的承租人而不得不把车再卖掉。在这种情况下,所领导和全所人员对出版《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一书便寄予厚望。事实上,这本书确是给所里创造了为数可观的收入,总有几十万吧。但我个人没有拿一分钱的编辑费。我所做的所有推动胡适研究的事情,都是尽我应尽的义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