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毕竟只是历史上的,仅仅存在于案牍史册之中,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说,他们既不能亲眼看见,也不能亲耳听闻。这些教训所带来的感悟,远不如亲身经历体会来得直接和透彻。
对于雍正来说,他的大半生都生活于康熙年间,也就是父皇康熙的统治时代,这一时期的生活让雍正对官场腐败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了解和感悟。
清朝的早期统治者和明朝在许多方面存在相同之处,比如,两朝都保留了不少前朝的政治制度,并留用了大量前朝官吏。对于清朝这样一个由满族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来说,要迅速巩固政权,稳定天下局势,必须首先安抚人口基数最大的汉人,而要安抚汉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文人的支持,尤其是要和当时的南明残余势力相对抗,就更需要争取汉族文士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清朝对明朝旧吏的网罗范围要比明初大很多。
而对于大多数的明朝旧吏来说,他们到清廷做官,只不过是换了一套朝服,剃了个头,留了条辫子,换了个新主子罢了,俸禄、官职等一律未变,因此他们原先在明朝啥样,到了清朝依然还是那个样。对于明末官吏的腐朽,上一节已经有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明朝旧吏身上的贪腐陋习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这样一来,明朝的贪腐之风就被遗留到了清朝。
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虽然顺治是一国之君,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执政期间,先后推行了五大弊政:圈地、剃发、逃人、投充、禁止出关。这些弊政对于清朝本就腐败的吏治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就当时的客观环境而言,清朝与南明政权长期对峙,战乱频仍,硝烟不断,这也让清廷顾此失彼,根本无暇整顿腐朽的官场吏治。
等到1660年,南明势力被基本肃清之后,此时的朝政又被权臣鳌拜把持,鳌拜专权期间,“文武各官,尽出伊门下”,“扰害地方,以至百姓困苦已极”,此时,吏治的腐败程度比之明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方面是权臣专权,另一方面是吏治腐败,这些也都被年少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康熙是怀着“察吏安民”的志向登上帝位的,在亲政之前,他对于民生的凋敝和吏治的腐败都有着非常深切的认识,康熙也决心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在康熙亲政之初,他首先要解决的并非是吏治问题,而是皇权的稳固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件事:
首先是诛除鳌拜。鳌拜嚣张跋扈,就连康熙即位之初的四位辅政大臣都奈何他不得,更何况是康熙。等到康熙成年时,鳌拜的党羽已然遍布朝野,所有的朝臣也都唯鳌拜马首是瞻,这严重威胁着康熙的权威和统治。后来,康熙用韬光养晦的方式来麻痹鳌拜,并最终将他一举擒拿处死。
其次是平定三藩。三藩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清朝入关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三藩分别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都曾经是明朝重臣,但后来在明末清初战争中,投降了清朝,并在清朝定鼎中原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等到清朝建立起全国政权之后,便把这三人分别封王,一是想笼络他们,二是想让他们替自己管理边疆。但到了康熙年间,三藩的统治区域成了国中之国,这三人在各自的管辖区内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他们不听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严重威胁了康熙的皇权统治。因此,在诛除鳌拜之后,康熙就力排众议,决心撤藩。后来,撤藩引发了“三藩之乱”,这场动乱席卷了近半个中国,历时八年之久,但最终,康熙还是彻底铲除了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