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康熙已经经历了鳌拜专权和三藩之乱,并且都取得了胜利,所以此时的康熙皇帝表现出一副锐意进取的姿态。他首先从严惩治了在三藩之乱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贪腐问题。比如湖南地区是三藩之乱的重灾区,也是官员贪腐的重灾区,康熙对此地的吏治就进行了专门的治理和打击。再比如山西地区,康熙曾经对山西的民生疾苦做过一番深入的调查,钱粮亏空,吏治废弛,苛捐杂税满天飞,私征摊派名目繁多,百姓不堪重负,这些都是康熙一手调查过的,康熙也同样进行了集中的治理和打击。后来,康熙还废除了清初多尔衮所实行的五大弊政,尤其对圈地进行了集中的打击,彻底摒弃了这一弊政。
总的来说,康熙对吏治的治理是由浅入深的,他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康熙重拳出击,严整吏治,尤其对于封疆大吏,打击力度很大;另一方面,康熙大力开展廉政教育,教导官员要廉洁奉公,并大规模奖励了一批廉吏,这其中就包括了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除此之外,康熙还重启了“风闻言事”制度,实行密奏,同时还身体力行,六下江南,亲身考察民情。
康熙的这些举措对于遏制清初的贪腐之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使得清朝的吏治状况大为改观。因此,在康熙朝中期,清朝迎来第一个政治清明、民生安逸的社会稳定期。现在看来,康熙对吏治的整治工作,对于此后雍正的大力反腐有着非常巨大而直接的借鉴意义,也为雍正的反腐奠定了实践基础。
但历史总有局限,客观来说,康熙对于贪腐的治理并不彻底,因此,这种良好的吏治状况并没能持续太久,就再一次踏进了贪腐的泥沼。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康熙皇帝本人——在康熙在位的中后期,康熙本人的思想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从一个锐意进取的法家思想实施者,变成了一个宽仁的儒家学派代表。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渐渐养成宽仁的性格特征呢?这还得从他的家庭谈起。康熙皇帝自幼便缺乏家庭的关爱,父亲顺治早早离世(民间野史传闻是出家),母亲孝康皇后也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病逝,只有祖母孝庄皇太后和他最为亲近。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往往会表现出仁厚的一面。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的童年也是异常坎坷,一直被身为宫女的母亲纪氏抚养,直到六岁才与父皇相认,这种成长环境对于朱祐樘仁厚性格的养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就是现实生活的影响。康熙自登基之后,就处于辅政大臣、鳌拜、皇太后等多方势力的角逐之中,这让康熙自幼便充满抱负和理想。青年时候的康熙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凭借极强的政治魄力,铲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和准噶尔。当一个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这个人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而一旦产生这样的情绪,他就会从原先的积极进取转变为安逸享受。
正是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康熙中后期的政治决策逐渐偏向了宽仁。纵观三藩之乱后的康熙朝,我们明显可以发现这个规律:由紧到松、由严到宽。我们从一些史料(《清圣祖实录》等)中摘取了一些康熙皇帝的语录,从这些语录里可以明显看出康熙的政治决策发生的改变。
“所谓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谓。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常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为生?如州县官止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称好官。若一概纠摘,则属吏不胜参矣。”
“朕自幼读书,见大臣多不能保其初终。故立志待大臣如手足,不论满汉蒙古,非大奸大恶,法不可容者,皆务保全之。”
“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
“可为官之人,不取非义之财,一心为国效力,即为好官。”
“巡抚要节礼乃寻常之事,只须不遇事生风,恐吓属官,索诈乡绅富民,以司道为耳目,择州县之殷实者,苛索财物,致亏空库帑,便是好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