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苏连续性(3)

施密特:大国和它的领导者 作者:赫尔穆特·施密特


俄国向外扩张的方向过去一直是固定不变的,但从60年代起增加了新的方向。这是由于第三世界摆脱了殖民统治而面临经济和政治困境。确切地说:是由于这种新形势给苏联施加影响提供了机会。商船队的扩大,特别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在世界各大洋目标异常明确地建设起强大的远洋舰队——他以马汉(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美国海军少将,历史学家,著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西方公认为研究海洋战略的权威——译者)的海上战略学说以及蒂尔皮茨(阿尔弗雷德·冯·蒂尔皮茨(1849~1930),德国海军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创建了德国远洋舰队——译者)和尼米兹(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1966),美国海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美海军作战部长,著有《海军强国——海军史》一书——译者)的舰队政策为指引——既是俄国进行这种扩张的前提,又是这种扩张的后果。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签订的控制军备协定实际上仅限于洲际核战争的手段,即使在双方都宣布愿意和平共处的时期,意识形态和实力政策竞赛的广阔领域仍被排除在外。不管怎样,仍然存在着目标明确地扩充军备的足够余地。

苏联的扩张和干涉一般来说都是悄悄地进行的。直接出动自己的军队进行军事行动是少见的,主要有几起:1953年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6年对匈牙利,1968年对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对阿富汗,就是说主要对华沙条约内部的国家。1945年以后,苏联领导只有一次离开了这种小心谨慎地避免战争风险的限制,即赫鲁晓夫1962年试图在古巴驻扎苏联核导弹。可以说这是在美国家门口采取的用导弹威胁美国的步骤。赫鲁晓夫最后以失去其政府权力为这次冒险行动付出了代价。

勃列日涅夫及其领导下的政治局回到了谨慎小心的事先周密谋算,风险有限的扩张战略。1979年底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以及之前20多年来,先是对北越,接着对越南征服别国的间接支持,都是在风险有限的范围内采取的行动。苏联人是杰出的棋手,但不是玩扑克的能手,他们从来不把宝押在一张牌上。

苏联领导之所以小心谨慎,根源之一是由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经验。莫斯科再也不愿意使自己在一场世界政治危机中陷入这样一种境地:由于全球战略上处于劣势而被迫做出轰动世界的让步。而这种愿望的背后是这样一个“固定不变的思想”,即不惜任何经济代价,要在全球战略上求得并保持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像古巴这样的事情,我们决不会再让它发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