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祖籍浙江德清,1900年1月8日生于苏州,其曾祖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父俞陛云为探花,因此俞平伯自幼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校期间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5月他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新青年》上。同年,他与同学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俞平伯出版《红楼梦辨》,与胡适一同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之一。1925年任教于燕京大学,1946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授。1953年入北大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室,将旧著《红楼梦辨》修订后易名《红楼梦研究》出版。1954年毛泽东亲自发动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反动思想”的全国性政治大批判。据统计,仅1954年10月24日到12月底,共组织各种层次的座谈会、批判会一百一十多次,发表批判文章五百多篇。“文革”中俞平伯去河南息县干校劳动。1986年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举行庆祝会,中国社科院负责人胡绳在致辞中称1954年对他的政治围攻是不正确的,它伤害了俞平伯,在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1990年10月15日,俞平伯于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寓所去世。
一
1952年以后,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接连兴起,风雨中的运动力度时重时轻,在全国范围内让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无处可遁。在这样政治运动的铺垫下,1954年毛泽东又抓住两位年轻人(李希凡、蓝翎)批判俞平伯学术著作的文章发表之契机,随之布置了一场新的思想斗争运动,再一次引发全国知识界的强烈震荡。作为当事人的俞平伯在事发之初表现了什么态度,又是如何在运动之中转弯和解脱,一直为研究者和后人所关注。笔者手头新近有几份当年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现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前身)党组织对俞平伯观察、评价的内部报告,多少可以看到俞先生在面对突然而至的政治运动所能呈现的不解、愤懑乃至抵制的真实状态,看到他在众人帮助下逐渐承受、平复直至顺从的变化过程,从而使我们感受到早期思想运动可怕的双面性:既摧折了学人的抵抗和非议,又坚决地俘获斗争对象的认同。
俞平伯在运动初期是处于极度震惊之中的,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一场全国性政治运动的主角。1949年后俞先生较为低调,对事对人不冷不热,只是缄默地关在家中依旧做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研究。斗争运动开始后,文学所副所长、党内有影响力的理论家何其芳几次在文字或口头上向高层领导介绍俞的近况,其中就说到在大批判前俞平伯已完成了《红楼梦》前六十回的校勘工作,也就是在各种版本中校订出最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