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李杭育、李庆西

重返黄金时代:八十年代大家访谈录 作者:马原


长篇奖对中国来说,我觉得有点为时过早,新时期的好长篇不能说一本没有,但仍少,设这个奖,我个人是很怀疑的。茅盾奖的作品,你把名字报出去以后,很多人都不知道。

马:不知道是一方面,确实是看了以后觉得这个东西还能得国家级的大奖?

西:实际上茅盾奖的地位要高于中短篇奖。我觉得这个似乎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反过来讲,总体上讲中国作协设的几个奖对推动新时期的小说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它主要是奖给中青年作家的,当然这里不公正的地方很多。

马:国家设奖和民间设奖,你说哪种方式更好?

西:我觉得民间设奖、个人设奖好像能更公平,但个人设奖跟中国个人的钱有关系。

马:中国没有诺贝尔。

西:中国的刊物有些奖,像《上海文学》设奖好多年了,在刊物奖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但它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使它达到更高的权威性,影响也不够。但是授奖也是太多,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设得太多,一个刊物一年设多个,不好想象。

马:庆西,你创作以来你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创作是哪一部?

西:好像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小说都很短,评论也不好说。确实说不出口。

马:杭育,那你呢?

育:我自己喜欢的是《人间一隅》,外界较有影响的是《最后一个渔佬儿》。

马:再加上长篇《流浪的土地》。再请你们推荐一本书,向观众、向读者,你们喜欢的或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

育:我喜欢的书是美国的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