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丁玲传》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

丁玲传 作者:李向东 王增如


初六晚上,丁玲给祖林写信:“我们过年过得很寂寞,这里的人,报社的人都老早走了。村子上就我们两家人是公家人,最近才搬来了邮政局,我们和他们也没有什么来往。……比较不寂寞的是妹妹,她和村子上的老百姓娃娃们玩得很好,阴历年前,每晚她就教她们识字,后来就教她们排戏念剧词,排了一个姐妹顶嘴,妹妹扮四闺女,张来福扮父亲,他们每晚锣鼓也都来,妹妹和张来福又演了《夫妻识字》,阴历年已经上演了三次,大约还要演几次。我们也去行署看了一次《三打祝家庄》,这就算我们三四个月以来唯一的娱乐了。但我腰痛,不能久坐,只看了一打就回来了。不过今年的雪可大,一连下了四天,老百姓都说好,也只有这几天才冷一些,平日都不太冷,比延安、张家口都暖和,所以我每年必犯的气管炎今年也就好些了。”

前一年的11月丁玲给祖林写信说:“我们手边亦缺钱用,现已毫无收入了。”为了省钱也为了省事,丁玲与萧三两家搭伙做饭。

她的小说写得很顺,1947年2月24日给祖林信里说:“我的长篇小说已经写了10万字了。大约还要写10万字,至少还须3个月”。最后成书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1万字,据此计算,那时已写了近半,时间只用了3个月。用的稿纸,是在张家口时祖林和祖慧拣来的一些拍纸簿和记账本。康濯说,那些“敌伪时期张家口印制的簿记式的账本,上面还印着金额、月日等项目。丁玲是横着书写,两边都留了空白,作修改用”。蒋祖林回忆:在张家口曾在离《晋察冀日报》不远的一座小楼上住了半个多月,楼上楼下各有六七间房子,我们住在楼上,楼下的窗户都砸碎了,我带着祖慧在楼下的空房里,捡了这些伪蒙疆政府留下的拍纸簿和记账簿。后来丁玲一直习惯用拍纸簿而非横格稿纸写作,晚年尤其喜欢封面漂亮的拍纸簿,1982年从美国带回好几本,她的大部分文章包括两部回忆录,都写在那上边。

红土山只有丁、萧两家是“公家人”,生活有许多不方便,不久他们搬到离晋察冀中央局较近的抬头湾村,2月28日夜陈明致祖林信说:“一两天间,我们搬到抬头湾时代青年社去住,你收到这信的时候,我们一定已经到了抬头湾。那地方离中央局10多里。”

与丁玲一起生活,陈明常常感到一种压力,看到她一篇篇发表作品,在高兴的同时又为自己着急。陈明在红土山时计划写土地改革的叙事诗,到抬头湾后听说晋察冀军区主力准备在正太路发动反攻,他想大概是要打石家庄了,便想去前方体验生活搜集素材,丁玲也支持他。把抬头湾的生活安排好,陈明1947年3月7日去了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四纵队。这次分别有两个多月,是两人第一个书信往来高峰期,他们既倾诉衷肠又互相鼓励,期盼各自都带着新的成绩重逢。

陈明一路经过曲阳、定县,行程250里,3月11日抵达沿正太铁路线行动的四纵队,纵队政委是胡耀邦。3月底他下到四纵队十旅,旅长邱蔚,政委傅崇碧。5月初他又去一个连队做副指导员,到基层单位去积累素材,锻炼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