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妮和丁玲一样,都是具有叛逆精神的地主女儿,她“是作者曾经熟悉过的人物,喜欢过的感情”,在丁玲最初构想中,黑妮是莎菲、贞贞这一条年轻女性人物链的延伸,身上也带着“要斗争,要反抗”“这样一种色彩和痕迹”,但“陈明看了以后给我说:‘这黑妮还是莎菲的化身么!’我后来才又改掉了一些,最后让她快乐了”,“于是把为她想好了的好多场面去掉了”。她由此想到,“一个人物在作家脑子里形成后,是如何的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如果信马由缰地写下去,她会把黑妮写得更丰满更好看,虽然丁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表示要脱胎换骨,但深浸在她血液中的那种孤独、傲气和反抗精神,却终其一生都挥之不去,始终要顽强地出现在她的作品中。
黑妮是第一个在丁玲脑海中出现的人物,顾涌是第一个在小说中出场的人物。这两个人物在最后完稿的小说中戏都不多,但丁玲在处理时却颇费了一番周折。当生活中的原型最初触动丁玲的创作神经时,她对这两个人物充满同情,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和设想,顺畅地无忌地写下去,但是很快她就感觉到中共土改政策的制约,她要时时考虑确定人物的阶级属性,并由此决定对于他们的态度。1949年2月她在沈阳告诉胡风说,描写“新人物”不光需要生活、技巧,还需要对于党的政策的把握,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边刘满那样的人物就不敢多写,怕“把握不住”。王中忱说:“丁玲在写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苦恼,说明作家投身到群众斗争生活之后,还会遭遇许多新的问题,在大众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情感,如何纳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政策轨道上来,并不像丁玲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解决。”
实际上,丁玲通过黑妮和顾涌这两个人物,提出了土改政策问题,一个是如何对待地主子女的问题,一个是把中农与富农区分开并正确对待中农的问题。她对这两个人寄予的理解和同情,后来成为小说出版的最大障碍。她说:“我写黑妮时,曾考虑一个问题,那时土改工作中对地主子女与地主一般看待,我觉得应有所区别,所以在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人物。可是我不放心,在3月间就把原稿的前一部分请当时在察冀区做地委书记的赵振中同志看过,他来阜平开会,请他代为考虑,他说可以,所以我才继续写下去。”但是周扬有意见,丁玲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把书中的黑妮改写成一个孤女,虽是地主的侄女,却也是被压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