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型”银行诞生记(8)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作者:十二叔


凭借发行贴票,钱庄在社会上广泛吸收闲散资金,然后以更高的利息放款给商人、商号,从中赚取差价。发行贴票的银行越来越多,竞争随之加剧,贴票利息一路水涨船高,一度高达50%,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下层民众禁不住高利息的诱惑去银行贴票,有人甚至将一辈子的积蓄拿来贴票。

19世纪90年代末,上海钱庄疯狂发行贴票,于是由贴票引发的问题频频出现,例如一些钱庄没有足够的存款准备金供客户如期取钱,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同时不断提高利息,大肆游说民众贴票。这种临时救急的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恶性循环的后果是,1897年危机爆发,很多贴票钱庄因不能到期兑现引发了退票、提前取款等。由于没有准备金措施,这些钱庄遇到挤提,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导致一个月内有几十家钱庄倒闭,最后凡经营贴票的钱庄无一幸免,全部倒闭。钱庄跨了,老板们四处躲债,开出的贴票成为废纸,造成很多持有贴票的普通百姓破产。这就是钱庄业的“贴票风潮”。这些内忧外患决定了钱庄的必然衰落。而私人银行能够扬长避短,获得迅速发展的空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光甫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精确计算后,发现在银行的创业初期,只要几万元就能维持运作,在日常经营中,只要小心谨慎,多拉存款,避免不良贷款,就能逐步发展起来。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亲友时,人们都惊呆了:咱们相信你是金融行家,但用这么小的资本做银行事业,怎么看都像是玩“过家家”般,有些不靠谱啊。

在陈光甫的游说和一贯良好的人品保证下,有几个朋友答应给他投资“试试”,反正钱也不多,就当赌一次吧。恐怕他们也想不到,自己这次下对了赌注,在以后的年月里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想象。

经过精心筹备,在1915年的4月17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了,这次共募集资金10万元,实际到账金额8万多元,其中陈光甫认股5000元,另外的6位股东分别是庄得之、李铭、王晓籁、施在春、楼映斋、徐英卿。这几个人都是商业金融领域的资深人士,也都有着较为深厚的人脉,这也成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顺利发展的一大助力。在募股中,以庄得之认股最多,达到2.25万元,被推举为董事长。而陈光甫作为银行的发起人和金融专家,被一致认为是总经理的最佳人选。

当时新成立的银行很多,资本最多的盐业银行成立资本就有近200万元,最少的中华商业储蓄银行也到了25万元,不用比较,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所有银行中起点最低的,它甚至不如稍具规模的钱庄,实在是“大上海中的小银行”。但是陈光甫并不担心,他相信只要悉心经营,资金会有的,规模会有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成绩也会有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