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意不怕小(15)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作者:十二叔


完善组织机构,人性化管理

对于一个商界人士来说,成功并不等于他创办了一个多大的企业,挣到多少钱,还要看他是否有过人的眼光和胆识,看他有无高明的管理手段,是否能带领企业持续发展。以这个普世价值的标准衡量的话,陈光甫称得上是非常成功的金融家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从成立之初,便是在他高超的管理手段和贴心的人文关怀下,迅速成长壮大的。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实行的是当时流行的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陈光甫全权负责银行的业务。至于全行组织,则是由股东大会推选出董事,再从董事中推出常务董事、董事长等担任董事会的责任。

银行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原来的几个部门已经不能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28年,也就是银行营业13年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早就脱离了当年7个人、不足10万元的落魄光景,业务范围、资金实力、员工数量都呈几何倍数增长,因此陈光甫重新制定了更加完善合理的银行组织机构,将内部管理分为事务和业务两部分。

1920年,成立查账部,聘请德国银行家为顾问,检查各部门、各分行的账目,还制定了系统的查账规则。后因分行、办事处等渐渐增多,特别设立了检查科,培训监察专员,专门负责检查银行纰漏,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1925年,又将检查改为监查,专人负责全行的账目。1931年之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检查方面又有了新举措,即每隔3个月,就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对全行进行一次查账,查账结果还要登报公布,让广大储户放心。这一做法在当时属于创新之举,大胆公布自己的账目情况在同业看来有点不可思议。

银行成立早期,只有寥寥7位员工的时候,组织结构一目了然,人事任免权当然是总经理一人说了算。但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展速度太快了,职员增加到数百人,总经理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总是独揽人事大权,所以设立了行员部,负责员工的升迁任免相关事宜。后适逢银行改组,行员部演变为人事科,在原来的职能上又添加了训练班,担负起为银行训练储备人才的功能。

一提到公积金,可能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住房公积金,其实公司财务意义上的公积金,指的是公司为了增强自身财力,按照一定比例,从公司利润中提出的款项,这笔款项不能作为股利分配出去,只能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等。陈光甫曾经说过银行面对风险并非全无防备之力,有些损失是可以通过某些科学的管理制度来避免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公积金提取方面也是先国内同行一步。当时国内银行业缺少风险意识,对公积金的提取认识不足。但陈光甫深知欧美等国银行资金充足,相应的公积金准备也很充足,一般都会提取不少于银行资本的数额作为公积金储备起来。1930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金为50万元,公积金也是50万元,此外还提取了现金50万元作为准备金,以应对储户的不时之需。

信托部、调查部以及农业部更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三大亮点。

信托部一开始叫保管部,创立于银行正式营业两年后,拥有保管箱300多个,一部分用于保管行内各种重要单据、贷款抵押品、账册等,还有一部分出租给客户,帮助客户保管私人贵重物品。1920年,大多数国人对于信托还没有概念,所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此举又是开风气之先。随着业务发展,保管箱后来增加到6000多个,占全上海保管箱的1/4。信托部还代理保险,代理客户买卖证券,代做商业担保,代理土地管业、建筑贷款等多项业务。信托业务再一次完善了上海银行界的业务结构。

调查部和农业部之前已有详细介绍,在此稍作补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