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意不怕小(16)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作者:十二叔


陈光甫是个有全局意识的银行家,他重视对各种与银行有关的信息的捕捉和调查。为了达到“知己知彼”,他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还设置了国外部,并租用英国路透社的电传机在上海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动态、金融信息。这样还不够,陈光甫为了加强国际信息的整合力度,还在纽约设立了通讯处,派专人收集国外的国际贸易、产业结构、汇兑收解等详细情况,提供给国内总行即时参阅。

调查部分为经济调查和信用调查两部分。信用调查由专业的调查人员整日在外面奔走,调查的对象大都是与银行有业务关系的顾客或者公司商号等,偶尔也受人委托,代为调查。如若涉及某些专业性的领域,就另请所涉行业的内部人士帮忙,像从经常打交道的丝茧、棉纱、杂粮等行业各聘一位专业顾问。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常会召开各种专业研讨会,邀请各专业的专家对某一热门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时也会邀请国内外的调研专家,为银行的调查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经济调查主要是针对贷款抵押品的性质和价格进行的调查。工作人员需要把市面上常见物品的物价涨跌、进出口情况随时统计整理,并编制了各种商品的丛书,包括米、棉、纱、茶、布及面粉、糖、烟叶、纸、五金等10种经常性抵押品。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等在陈光甫的启发下,也相继设立了信托部,之后这五家近代银行的翘楚共同发起组织了中国征信所,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一家信用调查机关。

在员工管理方面,熟悉陈光甫的人都知道,他制度严明却富于人性化,是一位杰出的管理人才。为了使银行一开门就能迅速进入营业状态,为客户提供优良的业务服务,他要求包括经理和主管在内的所有职工必须提前一刻钟到岗,然后利用这一刻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用最好的面貌迎接客户。

要求太苛刻的企业会使职工感到压抑,继而不思进取,混吃混喝混日子。陈光甫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中,还加入了人文关怀的因素。他对待自己的职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体贴入微,关心备至。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职工的待遇和福利,不仅比其他银行的高,还拥有更高的“权益”。为了让职工能真正感受到“银行是我,我是银行”,陈光甫把银行的股权和股票送到职工们的手中,就算是最底层的职工,也享有这项待遇,让银行的兴亡与每一个职工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职工们真正有了主人翁的感觉,对工作更加积极,更加用心和卖力。

职工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企业是不是就能蓬勃发展?职工只是一个企业的基础,是盖起高楼的“地基”,现在,把地基打好了,就该搞建设了。而一个企业的建设,自然指的是业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分行遍布大江南北,业务量自然不会小,但如何操作这些业务,如何让各分行和总行间的联系加强,便成了陈光甫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最后,他决定加强业务管理,不仅要制定出业务发展的方针政策,还要派专人往来于总行与分行之间,定时报送日报、月报等信息,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及时解决,让分行与总行紧密联系在一起。

银行就是和金钱打交道的企业,而中国又是数千年的人情社会,钱庄、票号在应付内部问题时并不如意。如何避免监守自盗或者其他的内部损耗,陈光甫花了一番心思。为了防微杜渐,他引入海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制定了严密的查账制度,有专门的查账员对银行每天的总清结余表、放款分户清单和调查表报等进行清查,一旦发现纰漏,立即解决。而且,为了防止查账员徇私,银行还有一套专门的查账员制度,这些举措让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为当时银行界中内部事故发生最少的一家。

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健康发展,在陈光甫的日记中,曾有关于银行分行用人问题的分析记载,细致周密,一针见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