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位于淮河中下游,面向珠江三角洲,拥有千里淮河的第一大港口,目前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被称为“两淮重镇,沪宁咽喉”。 1918年,中国运输公司看准了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蚌埠设立了分公司。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嗅到商机,即刻派李济民先生到中国运输公司为其办理押款业务。初始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办公大楼,只好寄居在运输公司内部,后来又迁到著名的寿丰面粉公司,继续营业。没过几个月,遇上大火,面粉公司被焚毁,银行的办事处只好再次迁址,搬到了利兴公司。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蚌埠的发展总是与火神结缘,利兴又遭受了火灾,银行接收的押款货物没能幸免于难,损失20多万元。经过一番清算,银行在蚌埠两年的盈余全都折了进去,仅剩血本。陈光甫见此狠心设立了单独的办事处,不再“寄人篱下”四处搬迁。
蚌埠为皖北门户,张勋、倪嗣冲等手握重兵的人都以此为根据地,大军进驻,征发频繁。袁世凯称帝后,军费激增,耗尽国库,北洋政府命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停止纸币兑换银元,引发了挤兑风潮。中国银行在上海应对得很好,它直接抗命,继续兑换现银,没有引起慌乱。但是蚌埠不比上海,这里的军人手中还有很多没来得及兑换的中国银行纸币。这些大头兵哪管你是中国银行还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反正你是正在营业的银行,就得给我兑换银元。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蚌埠分行陷入两难,拒绝的话会引起这些军人的反感,保不齐出现冲突;兑换的话摆明了吃亏,等于白白把银元拱手送出去,收回的是已经没有价值的纸币。怎样应付,愁坏了主持蚌埠分行的负责人。
好容易应付过去军人强兑,北伐战争又开始了。南边的吴佩孚最先遭到打击,孙传芳见机马上向张作霖示好请求援助。张作霖就命奉系的张宗昌南下支援。北洋军阀方面不断有将领阵前倒戈,北伐军节节胜利,张宗昌亲征合肥,围城三月也没有攻下,见孙传芳已然逃到江北扬州,他也不再坚持,准备回济南老家。败走之时,路过蚌埠,因部队军粮缺乏,竟打起了银行公记堆栈的主意。公记堆栈里放有作为银行放款抵押物的粮食,张宗昌直接派兵围住,公然抢劫。后再三交涉,这支名义上属于政府军的部队同意以鲁省钞票结账,七折八折之后,银行方面损失近20万元。幸好公记堆栈并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一家独有,而是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金城银行等四家银行共用,所以损失经过各家分摊之后才不至于伤筋动骨。
虽经多次磨难,蚌埠分行因经营有道还是逐渐兴盛起来,在1931年春天达到鼎盛时期。
无论是人还是物,历经诸多困境,成长得会更加茁壮。虽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一路走来,坎坷不断,但是有了陈光甫和所有员工的坚持不懈,困难被一一化解,成为这家百年银行顽强不屈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