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个测量师,不是水利专家,更不是县太爷,但他有这份心!他一次次到都江堰去仔细观察、研究、做笔记、画图,越看越激动,越看越觉得有可能:老祖宗的治水经验和方略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每次回来都信心倍增。
1935年,霍新吾所在的二十九军,因田颂尧军事失利被撤职查办而撤离三台。
田颂尧与刘湘、刘文辉、邓锡侯号称川防时代的“四巨头”,田颂尧与其他三位相比,他只能算是失败者,才四十七岁就被挤下来,退出政治舞台。从他 1910年加入同盟会到 1935年,在军阀争斗中打打杀杀仅二十五年。从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长至 1935年被撤职查办,也不过才九年。
田颂尧倒台,大小官员各奔前途,慌慌忙忙中谁还会想到那些不值一文的什么测量仪器。但霍新吾当时最担心的就是他们想起这些仪器。他一方面把仪器巧妙地掩藏起来,同时自己也尽量消失在他们视线范围,怕触人想物。
部队走了,彻底走了。测量仪器一样没少,全留在霍家。他们当废物,霍新吾却视为无价之宝。
测量局的人属技术人员,没有军衔,可以不跟部队走。
霍新吾既有仪器又有人,他满心欢喜地把自己想修一条堰的想法告诉了大家,这些人都是曾与他一起测绘过三台地图的专业人士,他们深知修堰渠的难度比画一张地图,不知要大多少倍,那是纸上,这可是要实施,什么状况都可能发生。
有的人认为首先地势太复杂,难以成功,其次是没有钱、没有政府支持,测了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几个志同道合不信邪的好友,愿意跟他一起干:前人没成功的不一定我们也不行,毕竟时代不同了。
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勘测线路中度过,虽然疲劳却看到希望。
绘制图纸,信心满满策划施工、经费,一套完整方案,然后郑重地写可行性报告。
报告呈上去了,整整半年没有任何回音,他的一腔热血洒在冰块上,结成一块红白分明的呆冰。
霍新吾忍无可忍,闯进县衙门找冉县长评理。
冉县长倒也不急,抽着水烟袋,慢条斯理地列举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乾隆、嘉庆、光绪至今多少年啦?一百七十多年了。算算用了多少万两银子?修成了吗?最后还是一堆废石烂沟。他们没修成的堰,我能修得成?慈禧太后亲自过问的堰都作废了。这叫劳民伤财,不可为哟。我有通天的神力吗?百姓是可怜,可这天灾能怪我吗?只能怪他们没有这个命,认命吧!在这个鬼地方当个芝麻官,屁那么大点的权,我又能干什么?反正我也岁数一把,要不,我告老还乡你来当……
霍新吾很沮丧,自己什么还没说,倒被他反打一钉耙,成了他的出气筒。对牛弹琴没成,反倒被牛对着自己的耳朵狂弹,太窝囊了!他急,他想骂人,骂谁?没准别人会认为他疯了。
投告无门,他很无奈,却又不甘心,只好等,等机会!机会总会有的。
只要有口气,一定要为家乡引来这口救命水,事情总有一天能做得成。
1937年 10月,三台来了个新县长。他曾听去成都见过郑献徵的人讲,新县长年轻、精明,是建设厅的主任秘书长,与水利局局长何北衡是同学,过去还当过重庆大学校长,刘湘很重视他。他想:看来此人有些来头,如真能为百姓办事,那就是我们的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