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历史文档中他深深体恤到三台人民的疾苦:“赋税太重、衣食不足、征役繁苛、盗匪抢劫、贪官污吏之剥削、诉讼上之困难。遇天灾则逃荒或靠邻县进高价黄谷以瓦罐熬米汤维持。”赋税、贪污、盗匪、抓壮丁,天灾人祸把三台老百姓推进了火坑。他不仅痛心甚至是愤怒。他认为人民生活的悲惨,人为是主因。
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啊,唯愿当官的能为民众办些实事。当前人民急切需要的是水!人不能离开水,历朝历代有作为的官员首先关切的就是水。他必须马上行动!一刻也不能等,迟一刻就可能有更多人丧失生命。
父亲是个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的人,“事到必办,信到即复,已复即毁,已毁即了,识时务,明利害,辨缓急。”是他办事的信条,对下属也是这样要求,如果拖拖拉拉办事不力,迟到三次就将遭到辞退。
第二天,天刚亮他便带领部下去地里察看。县政府为他备好轿,他选择了骑马,坐轿又慢又办不成事,官老爷的架势必然会拉开与民众的距离。郑县长不由分说跃身上马。
后来我到三台的次数多了,老农给我摆龙门阵说:当年郑县长下乡基本上是骑马,连滑竿都不坐,有时候跟我们一样穿草鞋走路。
这时,衙门外面来了一位绅士模样四十多岁的大汉,径直往里走。卫兵拦住不让他进,他硬要往里闯:我有急事找新任县长。
一个不寻常的来访者。
郑县长下马,招手请他进来。来人急匆匆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摞材料,双手呈给县长。郑县长以为是来告状的,便客气地说:我现在马上要去察看灾情,你的事我一会儿回来马上处理。说毕又要上马。
来人上前一步拦住说:郑县长,我就是为兴修水利来的。我叫霍新吾,是原二十九军测量局局长。
郑县长注视他足足有五秒钟,世界上有这么巧的事吗?
他小心地打开霍新吾的图纸,铺在地上仔细看起来;大家都围了过去,屏住气静静地观看,空气突然凝结了。图纸画得具体翔实,从如何引水到穿越的路线,清清楚楚,没有对这里的地质、地形深入的了解,是绝对做不到的,这是硬功夫啊。
郑县长抬头一扫心中的阴霾,他挥舞着手中的图纸,哈哈大笑:老兄,你来得太及时了,三台人民将因你获救。走,你带路,我们一起下去察看,边走边聊。县长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灿烂笑容,回头吩咐,给霍先生备马!然后轻快地跃身上马。
一条生命之堰,从霍新吾拦马开始。
在县政府门外看热闹的百姓脸上也露出笑容,这位县长到任第二天便下乡实地考察灾情,可见是个要办真事的人。
有人还看到他办公室的灯,彻夜未灭。也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谁知道能烧多久?看他文质彬彬的,他真能变出水来?他真能镇得住棒老二?一个左大爷就够他脑壳痛……百姓讲实惠:听其言,观其行。
悠悠故乡情
霍新吾原名霍维璋,三台争胜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891年),宣统二年入叙府中学,受革命思想影响改维璋为新吾。后入四川陆军测绘学校,实习一年后任南川县矿务局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三十七岁的霍新吾回到三台,被聘为二十九军田颂尧部队测量局局长,他带队深入到三台的每个角落,历经八个多月,绘制出第一张“三台县地图”。他对三台的地理可算是真正了如指掌。
1930年大旱,他亲眼看见百姓为水求神拜佛,耍龙求雨,把希望寄托于老天爷的恩赐,人类在大自然的肆虐下是那么的无助;他们吃草根,吃树叶,吃观音土,每天都在死人,特别是毫无反抗力的老人和孩子。凄凉景象对他触动很大,他产生了依靠科学拯救人民的想法:兴修水利,一定要修水利!把涪江这条巨龙引进来与老天爷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