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地还原历史
这本集子的出版首先得感谢素不相识的都梁先生。
由都梁先生的小说《亮剑》改编的电视剧热播后,竟然使我以前写的有关将军的纪实文学作品也走红了起来。网上和报刊上在评论《亮剑》时,往往把我那些作品拉出来“亮相”,以此来证明李云龙等原型就是某某某。从这点来说,《亮剑》确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它不但引起了人们阅读的兴趣,而且引起了人们考证的兴趣。一部作品能够达到如此的社会效应,是十分罕见的。
《亮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共产党军人形象,而这一形象打破了“高大全”的传统英模神话,尤其是塑造的李云龙这一典型人物。《亮剑》之所以引起人们的考证兴趣,是因为它源于生活的厚度。李云龙这一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并非凭空捏造,他是诸多将军的综合艺术形象。在我采访和接触的开国将军中,就有许多人和李云龙有着相似的经历、性格和作风,他们很像李云龙,但又都不是李云龙。这就是都梁先生的高明之处。
《亮剑》播出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到很意外。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死掉的几个小人物”。作者(Hugomyson)写道:
早就知道都梁先生,他写的《亮剑》可以和徐贵祥先生获奖的《历史的天空》一决高下。说实话,对于《亮剑》,我个人认为,就文学形象来说有一定突破,但故事多与吴东峰先生的《东野名将》上的人物性格仿佛。
想不到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东野名将》一书,还有人记得它,而且是由《亮剑》引起的相关记忆。后来,我又陆续看到一些报刊把我采访将军的作品冠以“《亮剑》原型”“谁是李云龙”等标题发表,真令我诚惶诚恐。
1992年1月,新华社《世界军事》杂志主编陈湘安为我开辟了“将军素描”专栏,先后发表了许世友、王近山、刘震、陶勇、钟伟、梁兴初、黄克诚、罗瑞卿、聂凤智、韩先楚等开国将军的传奇故事。这个专栏一开就是几年,由此而一发不可收,写将军一直写到现在。
《亮剑》电视剧在2006年央视一套首播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既使我的作品沾了光,也使我的作品遇到了一些麻烦。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亮剑》引起的相关记忆,竟使我在2007年和2008年先后作为被告遭遇了两场比较轰动的名誉权官司。
一场是王胜少将亲属起诉我写的《混血儿叶飞》一文侵犯了王胜名誉权,另一场是陈伯钧上将亲属起诉我写的《枪声远去了》侵犯了陈伯钧的名誉权。两场官司都是因为他们的亲属看到网上对《亮剑》原型负面事件的热议引起的。王胜亲属认为,写王胜偷运缴获的战利品而被叶飞捆绑,是对王胜的恶意污蔑;陈伯钧亲属认为,写陈伯钧要求部队撤退而被钟伟反对,是贬损陈伯钧贪生怕死。为此,他们通过追根溯源,终于在我十多年前发表的作品中找到了负面事件的源头文本,从而把我推上了法庭。两场官司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但确确实实使我们从事纪实写作的人陷入了十分难堪的境地。
两场官司下来后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们继续用好人与坏人、正面与负面的简单的传统历史观来解读历史人物,不但不能真实地还原历史,还会引来更多的麻烦。比如我过去的作品,也包括本书,对正面人物的溢美和对负面人物的贬损,特别是写“敌人”的内容,其后人要打官司,那真是打不胜打。历史事件是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是多面性的。如果每一篇传记文学都只写正面而忌讳写负面,那么我们的历史就必然会失去最宝贵的真实性,伪历史就会大行其道。我们搞传记文学写作的,当然需要更加严谨的写作态度,但更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特别是思想和观念进一步的开放,许多作家也是这样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