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与批评——代自序(2)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作者:黄子平


文学批评尤其需要创造性。创造性靠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写得最好的文章常常是最来情绪时的文章。思想和语言都松了绑,奔跑、跳跃。但我所向往的还是宗白华先生所用的那个词:散步。散步是一种最从容不迫的境界。在艰苦的时代,却难得有这样的境界。有时我们不得不匍匐前进,没准儿在翻越某个障碍时中弹伏倒。唉,能够散步是多么好啊!

我喜欢高深,也喜欢清浅,写文章时却多半趋于后者。就像我读各种各样的东西一样,我写各种各样的东西:论文、小序、短论、点评、札记、对话,甚至寓言。用各种各样的文体写:“学术性”的,印象主义的,嬉笑怒骂的,思辨的,描述性的,都想试试。文学批评的各种方法、模式、理论,我觉得都很有启发。但受自己的经历、气质、爱好、知识结构的制约,我更侧重于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方面与美感形式方面的有机把握。写起文章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广种谈不上,薄收是一定的。

我尽量少用生僻的费解的术语和陈词滥调。不得不用时,我想办法暗示这只不过是一种借用,一种多少带点揶揄的借用或隐喻。于是爱用引号,这是从鲁迅先生那里学来的简便方法。长句子和复句、排比句便于组织思想,却每每冗赘不堪,纠结成一团。我警告自己,多用句号来避免这个毛病。感叹号用得极少,我以为不动声色好过声嘶力竭。但动感情的时候总是有的。冒充冷静,跟假装客观一样不老实。我体会到,倘能从“风格上”都对批评对象有些呼应或暗示,效果会很好。但文章中常常出现空白,出现思路的中断或跳跃。有时是故意留“空儿”,像画水墨画的人常说的那样。但更多的时候是论点没展开,自己对这个论点没想透,或思维材料不足,以空白掩饰单薄。这一点,许多朋友都指出来了,福建的一位朋友击中了要害,我很感激他。

没有一刻不意识到自己的片面和不成熟。更愿意自己有一种理论的操守和内在活力。坦白地说,从小挨批评的我,听到表扬或嘉奖总止不住地高兴。爬格子很辛苦,需要支持、激励和关切。经不起“捧杀”正如经不起“骂杀”一样,活该。至于被“打杀”或“压杀”,则又是另一回事了。但我经常批评自己的批评。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不会放弃的。

1985年11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